在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西北60公里处,有座雄伟的萨吾尔山。萨吾尔山脚下,有个名叫阿吾斯奇的地方。阿吾斯奇,蒙古语意为开满小黄花的地方。每年春夏季节,这里天蓝地绿,山花烂漫,美不胜收。
“孩子们快要进山了,我来送一些鞋垫……”最近,新疆塔城军分区阿吾斯奇边防连官兵们陆续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几双手工棉鞋垫。这些鞋垫,均出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37团阿吾斯奇牧场退休职工杜月香之手。
杜月香今年76岁,她与边防官兵的情谊,持续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60年代,牧场医疗条件相对有限,杜月香母亲长期卧病在床。连队主动派军医上门,免费为杜月香母亲治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杜月香下决心一定要为边防官兵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杜月香和丈夫每月只有40斤粗粮和4斤白面,她把仅有的面粉省下来,周末给战士们包饺子;看到哪个战士的衣服破了,她主动帮忙缝补;战士们巡逻回来错过饭点,她就给他们做饭。
阿吾斯奇边防连地处高原山区,战士们平时训练量大、出汗多,一天下来双脚发凉,杜月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有空闲时间,杜月香就一针一线为战士做布鞋和鞋垫。有人算了算,58年来,她为战士们缝的鞋垫有4500多双。为了多做些鞋垫,她省吃俭用一年多,托人买来一台缝纫机。有人问杜月香:“你这样做到底图啥?”杜月香回答:“这些孩子离家千里图啥?不就是为了我们的边防安宁吗!我什么都不图,就是想让这些孩子在边防过得温暖一些。”
穿过杜月香做的布鞋、用过她鞋垫的战士,来自祖国大江南北。2022年9月入伍的列兵万泽胜,家住重庆市綦江区,8岁时奶奶去世。看到杜妈妈到连队为大家发鞋垫,他倍感亲切:“在我小时候,我奶奶也经常给我缝鞋垫,送我上学……”“孩子别哭,从今以后我就是你奶奶。”杜月香说。
杜月香最大的愿望就是官兵们个个有出息。战士刘浩2013年刚到连队时,总想着混两年就回家。杜月香知道后心里着急,把小刘叫到家里为他做可口的饭菜,借机给他做思想工作。慢慢地,小刘思想“转弯”,工作积极主动,还成了连队训练尖子。后来,刘浩当上班长选上士官,并光荣入党。
近年来,杜月香陆续获评兵团首届“十大戈壁母亲”“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如今,她随儿子搬到距连队几百公里外的奎屯养老,但每年坚持回到离阿吾斯奇边防连不远的兵团牧业营住上两三个月,帮边防连养养花草、种种树。如果身体实在不允许,她就用包裹把亲手制作的鞋垫寄来。
58年过去了,当年的“兵姐姐”变成了今日的“兵妈妈”。临走前,连队官兵整齐列队在连门口高喊着“感恩杜妈妈”,那一刻,杜月香眼眶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