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三月,依然春寒料峭。丝丝微风拂过苍松翠柏,满目绿荫中不时传来“沙沙”声响,仿佛在诉说无尽牵挂。
清明节前夕,在河南省漯河市烈士陵园,一场“我们是一家人·与烈士认亲”活动正在进行。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就像给幼苗施足底肥,才能助力他们茁壮成长。”据烈士陵园主任张素贤介绍,此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举行一场特殊的“认亲”仪式。此前,他们从漯河小学、郾城区东街小学中遴选33个班级与长眠在此的33名无名烈士“认亲”。
哀乐低回,童声朗朗。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少先队员唱起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平时,老师会跟我们分享革命烈士为了国家民族流血牺牲的故事,革命先烈们虽然走了,但他们的精神留下了,今后我会更加珍惜和平,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漯河小学学生任奕徉说。
简短仪式结束后,33个班级的少先队员分别在带队老师引领下来到东墓区、无名烈士墓和西墓区,挨个擦拭墓碑、敬献鲜花,敬上少先队队礼。举手投足间,是满满的敬意。
安葬在漯河市烈士陵园的烈士中,有一部分为无名英烈,牺牲时没有留下姓名、籍贯、生平等信息,他们的陵墓平时只有陵园工作人员祭扫。
3月初,漯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发布倡议书,倡导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自发地认烈士为亲人,为英烈送上慰藉。“我们开展这次活动,旨在让青少年传承烈士们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舍身成仁的爱国精神、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让英烈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漯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说。
贾妍奇是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活动现场,她见缝插针地为学生讲解烈士英勇事迹。“每一滴热血都应被铭记,每一个英魂都值得缅怀。”贾妍奇说,“作为红色文化传播者,每次讲解我都深怀敬意,尽可能详细地介绍每名烈士的生平和战斗故事。”
“通过与烈士‘认亲’,让我更加深刻感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换来的,他们为了保卫国家默默付出,甚至献出了年轻生命,长大后我要像他们那样,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东街小学学生王星然仔细擦拭墓碑上的灰尘,目光清澈而坚定。
不仅孩子受到教育,带着一双儿女前来祭扫烈士的市民李先生也感触颇深。他说:“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爱国的种子,伴随成长生根发芽,使他们身心素质得到提高,这样革命精神才能薪火相传。”
“今天认下亲,永远是亲人。”漯河小学带队老师吴丹动情地说:“祖国的花朵接过革命薪火相传接力棒,让长眠异乡的烈士有亲人哀悼、不再孤单,使红色基因渗进血脉、浸入心扉,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英魂有人牵挂,他乡亦是故乡。不知不觉间,和煦阳光透过枝丫缝隙倾洒下来,鲜艳欲滴的花朵安静躺卧在一块块墓碑前。目及之处,是深绿或浅绿的叶、洁白或明黄的花,一群又一群神情肃穆的人……
上图:小学生在擦拭烈士墓碑。
王士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