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攻灭魏国后,将矛头对准楚国。公元前225年,秦将李信低估灭楚难度,率20万军队伐楚,结果战败。为此,秦王政重新起用老将王翦,倾全国之兵60万大举进攻楚国,最终灭楚。秦灭楚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的经典战例。秦军改正了轻敌冒进的错误,采取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作战方针,最终取得胜利。
楚国复强
在鄢郢之战中,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北)沦陷,楚国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仍将此地称为郢,即郢陈。此后,安定下来的楚国逐渐恢复元气。公元前276年,楚顷襄王收拢其东部地区军队,共得10万余众,并一举收复了此前被秦国侵占的15座城邑,证明了楚国的实力。
不仅如此,楚国还不断向被齐、鲁等国控制的淮泗地区扩张。公元前261年,楚国发兵攻鲁,攻取徐州(今山东省滕州市)。公元前256年,楚国彻底灭亡鲁国。至此,淮泗一带均被楚国占据。楚国西部原有的领土多为“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新占据的领土却人口稠密、经济基础雄厚,可谓“平原四达,膏腴之地”,因而“当是时,楚复强”。
实力复兴使楚国成为继魏国信陵君之后,山东诸国合纵的领袖。公元前241年,楚国发起合纵,楚、韩、赵、魏、燕五国参加,楚考烈王自任纵约长。此次合纵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但诸侯联军一度攻至蕞(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顿弱也曾对秦王政指出:“横成,则秦帝;纵成,即楚王。”可即便如此,实力有所复苏的楚国,仍不是秦国的对手。之后,秦国反击,五国之师落败,秦军逼近郢陈。楚国为避秦锋芒,迁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不久郢陈落入秦国之手。
骄敌致败
战国末期,楚国已是山东诸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非轻易可灭。然而,秦王政及部分将领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秦灭魏后,秦国将矛头对准楚国。秦王政问秦将李信,若率军攻楚,需多少兵马。史载李信“年少壮勇”,曾率数千兵追逐燕太子丹于衍水。凭此经历,李信才会自信作答:“不过用二十万人。”秦王政又询问老将王翦,王翦却表示“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认为王翦年老且怯,于是以李信、蒙武为将,率军20万攻打楚国。最初进展较为顺利,李信率一军进攻平与(今河南省平舆县),蒙武率一军攻取寝(今安徽省临泉县)。
正当李信向寿春发兵之时,昌平君却在郢陈一带发动叛乱。昌平君本为楚公子,但在秦国做官,深得秦王政信任,曾参与平定嫪毐之乱。秦灭韩后,韩国故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的韩遗民曾发动叛乱。因为郢陈与新郑两地距离较近,秦王政希望利用昌平君本为楚公子的身份,帮助秦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遂命昌平君徙于郢陈,负责安定此地人心。
没承想,昌平君在郢陈一带发动叛乱,相邻的韩国故地遗民很可能同时起事。攻楚的秦军后方骤然发生此等变故,迫使李信不得不回兵进攻郢陈,之后继续向西,与蒙武会合于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东)。秦军回师,给了楚军可乘之机,楚军尾随秦军3天3夜,大破秦军,杀死秦军7名都尉。秦军此次攻楚以失败告终。
表面上看,秦军此次失利源于昌平君的突然叛乱,实则李信的骄敌同样是致败的重要原因。李信大大低估了灭楚的难度,要想战胜楚军并实现对这一广袤地区的稳定控制,并妥善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危机,20万兵力的确难以胜任。
倾国之兵
此次失利让秦王政清醒过来,他重新起用老将王翦,并按照王翦要求动用60万军队大举攻楚,这已是倾全国之兵。楚国听闻秦国大军来攻,同样“悉国中兵以拒秦”,大规模会战一触即发。
此时,王翦却下令坚守不出,任凭楚军多次挑战,均不予理会。与此同时,王翦与士卒共同生活,并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士卒享受优厚待遇却无用武之地,于是在营中进行投石、跳远等运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力及战斗技能。
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加之后勤供应困难,楚军不得不引兵东撤。王翦趁机追击,大破楚军,攻占郢陈以南至平与一带,俘虏楚王负刍。此战中,王翦一方面利用秦国雄厚的国力消耗楚国国力。此时,秦已兼并韩、魏两国并攻取赵、燕两国核心地区,国力显然在楚之上,因而可以通过国力的对耗使楚国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王翦使用以逸待劳之计,厚待士卒以凝聚军心、培养士气,当楚军数次挑战不得,士气低落时,上下一心击其惰归,大败楚军主力。
楚王负刍被俘后,楚将项燕拥立此前反秦的楚公子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地区继续抗秦。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得胜之师继续攻楚,平定淮南,昌平君战死,楚将项燕自杀。次年,王翦又率军平定楚国江南之地,占领楚据为所有的越国土地,并在此地设立会稽郡。至此,楚国彻底灭亡。
秦灭楚之战是秦统一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战,楚国较为雄厚的实力及反秦的坚定决心都成为较强的阻力,“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折射出了当时秦楚斗争的激烈程度及楚人抗秦的坚决。10余年后,陈胜、吴广、项梁、刘邦等人也是在楚地首举义旗,点燃了秦末战争的烽火,最终“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由此可见,仍是由楚人揭开了反秦斗争的序幕。
相关链接
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是一重要作战策略。其目的是用己方军队接近战场、休整充分、士气旺盛等优势,来对付远道而来、疲于奔命、士气低落的敌方军队。实现以逸待劳的途径包括先处战地并占据有利地形,使敌方后处战地;亦可设计调动敌军,致人而不致于人。
以逸待劳为“三十六计”中第四计,属于“胜战计”部分,其军事实践多见于古代战争。桂陵之战中,齐军以逸待劳,大败回援的魏军;夷陵之战中,东吴主将陆逊面对刘备军队的挑战,坚守不出,以逸待劳,最终火烧连营,取得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