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胡宝玉报道:“量化排名、公开选岗,这样的安置令人信服。”3月15日,河南省许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回访转业军官安置情况。如愿安置到市司法局工作的转业军官李少民,在回访单上打下高分。
近年来,许昌市按照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原则,将转业军官安置与服役期间的德才表现、强军贡献挂钩,推行“阳光安置”,保证转业军官公正公平公开选岗。
“安置待遇与服役表现相匹配,关键是将服役表现量化评分作为重要依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波介绍,该市对师团级职务转业军官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营级以下和专业技术职务转业军官,采取统一考试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为树立“服役时间越长、贡献越大、安置越好”的政策导向,该市在转业军官量化考核内容上更加聚焦备战打仗和贡献情况,突出对功臣模范、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以及从事特殊工作岗位转业军官的优待。
“我在部队参加过大项任务,立过功。转业安置时,我的量化评价赋分因此多加20分,选岗名次靠前。”李少民说,经过转业安置,他深深感受到“贡献越大,安置越好”。
“安置好退役军人才能更好激励现役军人。”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牛听甫说,为进一步做好转业军官安置工作,引导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建功军营,该市深挖安置潜力,高质量保障安置岗位。
该市正团职以上转业军官全部安排实职岗位,副团职以下转业军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营职以下和专业技术职务转业军官安排行政、参公单位,每名转业军官都有多个岗位可供选择。
牛听甫介绍,他们还组织专业培训,开设依法行政、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等课程,帮助转业军官尽快实现身份转变、能力提升,增强在“第二战场”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