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的鲜明特点,是在各地设立国防动员办公室,从而将国防动员综合协调、建设管理等职能从省军区系统调整到同级地方人民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防动员基本上由军事机关“一肩挑”、唱“独角戏”的局面。在新的国防动员工作格局下,必须坚持党对国防动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省军区系统主导职能和国防动员办公室主责职能,唱好军地合力建设国防动员的“二人转”,增强新时代国防动员援战保胜能力。
国防动员是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组织和调配资源,形成应对战争或紧急状态的整体合力,本质上属于军事性活动。这一属性客观上要求省军区系统发挥好国防动员主导职能。
一方面,省军区系统是属地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工作部,既要当好辖区国防动员工作的“总管家”,又要当好同级地方党委筹划和决策国防动员重大事项的“参谋长”,还要根据党委决策部署,对国防动员工作在政治上、军事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确保平时动员建设科学发展。另一方面,省军区系统是联接军事与经济、部队与地方的桥梁纽带,既要及时准确掌握辖区部队的动员需求,区分轻重缓急落实多样化动员需求,又要全面系统了解地方的动员潜力状况和动员供给能力,积极协调部队这一动员需求端与地方这一动员供给端的精准对接,确保战时动员实施有效有力。
国防动员办公室履行国防动员主责,则是国防动员国防行政属性的集中体现。国防行政,是具有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组织管理相关国防事务的活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国防建设主要通过军队组织实施,形成了“国防建设是军队的事”即“军队办国防”的认识误区。国防建设不仅仅包括军队建设,还包括国防经济、国防教育、国防动员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随着我国国防体制的改革,其中大量的工作已经从军队主办转变为政府主办,刷新了国防行政的基本内容。
这次改革把国防动员办事机构从省军区系统调整到同级地方人民政府,使国防动员本身所具有的国防行政属性名副其实,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新机构承载新使命,新征程赋予新任务。各级、各地国防动员办公室应树立国防动员工作执行落实主体的职能意识,根据党委、政府的动员决策部署,在军事机关指导下,以动员需求和动员任务为牵引,搞好动员潜力调查与评估,为平时准备、战时动员提供准确依据;研究制定国防动员总体和专项规划,建立层次分明、领域全面的动员方案与计划体系,使动员任务、实施条件、组织指挥、方法手段、准备时限和保障措施等要素明确清晰,便于操作;加强对负有动员职责的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与协调,使动员系统的工作有序展开、高效运转、保证质量。
在国防动员“二人转”的舞台上,省军区系统和国防动员办公室是“两家人,一台戏”,应当共同上阵、并肩携手、步调一致地扮演好四个角色:一是“淘金者”,要能够发现保障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优质潜力资源,找到使其有效动员转化的方法路子;二是“精算师”,要准确掌握动员潜力及其分布,准确掌握任务需求,清楚潜力与任务之间的匹配情况,明确各类资源的建设储备要求和动员周期,掌握相关数据信息动态更新情况,让计划预案富有操作性;三是“质监员”,要对纳入动员潜力范围的物资装备性能、改装后的装备设施性能等是否符合要求,战时能否管用等情况,进行科学审核、严格把关,确保数质量合格,性能达标;四是“弓箭手”,如果把军队比作战争之箭,那么国防动员就是战争之弓,只有弓拉满,箭才射得远。省军区系统和国防动员办公室应联合做好“搭弓射箭”的各项准备工作,不断积蓄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陆军指挥学院,安徽省淮北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