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三连冠”是这样练成的

——江苏省徐州市军地以量化考评为牵引推动练兵备战走深走实记事


■周 林 本报特约记者 李弘非 胡绍武

初春苏北,乍暖还寒。

这天上午,随着骤然响起的警报声,一场以保障部队战役投送为背景的实兵演练,在江苏省徐州军分区作战指挥中心拉开序幕。军地领导走上“战位”,共商“用兵”之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作为连接军地的桥梁纽带,我们要不负重托、主动作为。”徐州军分区司令员刘来贵告诉记者,组织军地领导共同谋战务战,是他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备战打仗观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着眼职能使命需求,以量化考评为牵引凝聚军地合力,推动备战打仗走深走实,有力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高质量发展,军分区连续3年在江苏省军区练兵备战考评中名列榜首。

“败走麦城”,呼唤机制约束

这是让军分区上下从未有过的尴尬——

5年前,全市民兵军事训练考核成绩在全省倒数第二;军分区、人武部干部近半数军事技能成绩在60分以下……

“武艺练不精,战场打不赢。徐州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练兵备战成绩,怎能与地位相匹配?”2019年初,从火箭军某部交流履新的刘来贵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和时任政委商量,决定把剖析“败走麦城”作为党委全会“第一议题”,组织复盘检讨,研究破解之策。

这一议,就是2天时间。经过深度剖析,大家一致感到,除了部分人员存在“后备后用”错误认识、组训练战军方唱“独角戏”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练战缺少“硬杠杠”,练好练坏一个样。

“既需要建章立制形成约束力,也需要压实责任提升执行力。”军分区党委在深入讨论中形成共识:必须把支撑备战打仗能力建设的要素和指标梳理清楚,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量化考评体系,立起备战打仗的“指挥棒”,推动各项工作向备战打仗聚焦用劲。

说干就干。贯彻上级考评标准,向友邻单位取经,与地方党政部门对接,到基层问计于民兵……经过深入研讨、反复论证,一个月后,一套聚焦备战打仗、提升练战援战能力、突出主责主业、兼顾军地的全面考评体系正式出台。

“值班人员熟悉战备方案计划、掌握主要战备活动和辖区内民用力量备勤动态等,每错漏1处扣0.5分”“民兵编组比例未达标的,由军地会商对所在单位领导问责追责”……翻开备战打仗考评细则,记者发现,里面没有“原则上”这类套话,90%以上都是拉单列条,加分扣分、问责追责,一目了然。

以考促建,激活“一池春水”

“根据年度训练安排,区民兵应急分队与贵部有3次联训联演,今天我们是来对接任务的。”新年开训不久,云龙区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朱明泉与区人武部领导来到驻军某部,围绕新年度练战援战协商会商。

“备战打仗考评细则把地方党委政府、涉军局(办)和人武部一样,列为考核考评对象,军地一体谋战、研战、练战,已成为从县(市、区)到乡镇(街道)各级党委政府的必修课。”朱明泉告诉记者,建设强大国防,军地都担使命,人人都有责任,备战打仗考评体系就是很好的实践载体。

“战备设施落后,练兵备战难以达到高标准。”铜山区人武部部长嵇绍峰告诉记者,几年前,因作战室和训练场功能缺失,战备训练能力提升受到严重制约。“不能让基础设施成为练兵备战的‘绊脚石’。”2022年,区里围绕备战打仗核心指标,加大投入,升级改造训练设施和民兵训练基地,实现备战打仗“硬件”“软件”双提升。年底,区练兵备战考评获得全市第一名。

以考促建,激活“一池春水”。去年底,记者跟随徐州市高质量发展考核组赴各县(市、区)考评,欣喜地发现与党管武装有关的地方局(办)工作人员,对备战打仗量化考评体系中自身担负的职责了然于胸。

“谋战有抓手,练战有目标。”去年调任该军分区政委的黄建新谈起参加量化考评的感受,深有感触地说,依据纲要、法规、政策形成的这套备战打仗量化考评体系,抓住了“牛鼻子”,起到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战备方案成样板,‘四会’教学勇夺冠,个人成绩均靠前,分队拉动名次先。”这是军分区连续3年夺得省军区练兵备战考评第一名后,官兵们编的顺口溜。

“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宋乐伟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言为心声。以备战打仗考评体系为标尺,一切工作向战斗力聚焦,让军分区上下迎来扬眉吐气的光荣时刻。

“练兵备战考评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系统,让我对武装工作认识更清、信心更足。”2021年9月从院校交流到泉山区人武部担任部长的赵超这样评价考评体系:练兵备战和提升军事素质的“武功秘籍”。在去年底省军区组织的年度军事训练考核中,他各项成绩均达到良好以上。

和赵超有同感的,还有这两年交流到军分区的数十名军兵种干部和百余名新进文职人员。他们普遍反映,考评体系让他们“入门有捷径、起步高抬腿”。

“对照‘施工图’,立起高标准。考评细则是我们练兵备战的好帮手。”云龙区人武部部长李林告诉记者,在去年民兵整组中,全区党政军企联动,努力做到“打什么仗就编什么兵,遂行什么任务就开展什么训练”,同时依据考评体系中政治工作的规定要求,突出预建党组织建设,确保民兵始终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机制作用发挥好,备战打仗劲头足,单位个人出成绩。”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处长陈学志介绍,几年来,军分区上下坚持用活用好量化考评体系,通过“每周一学”“每月一练”“每季一考”,突出抓实党委议训、机关领训、奖惩促训,形成了“优秀有动力、后进有压力、整体有活力”的练兵备战新局面。

“3年夺冠已属于过去,新征程更须快马加鞭。”刘来贵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充实完善“基础+应战+应急”“共同分训+专业集训+演练协训”“技能+专业+课题”等内容,进一步完善练兵备战量化考评体系,以更高标准推动备战打仗走深走实。

上图: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组织基干民兵点验。赵 振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