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视举办的文艺晚会中,一档《跟着我念字正腔圆》的节目让观众领略了汉字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品字结构的“壵”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壵”由三个“士”组成,音同“壮”,有“强壮、壮观、盛大”之义。从字形到字音,再到字义,“壵”字可谓妙趣横生。
有网友说:人多成众,鱼多则鱻,士多则必壵。笔者倒觉得未必。以鸦片战争为例,清朝八旗兵和绿营兵共80万人,而英军兵力战争初期仅为7000人,直至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但战争胜负不像数学加减法那般简单易算。一位学者所言:“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住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
为何近百万军队如同一盘散沙,作战一触即溃,先是打不过远渡重洋而来的几千英军,继而在甲午之战兵败“蕞尔小邦”日本?鸿胪寺卿黄爵滋在一封奏折中道出了原因——“今日之兵,或册多虚具,则有额无兵,粮多冒领,则有饷无兵;老弱充数,则兵即非兵,训练不勤,则又兵不习兵,约束不严,则更兵不安兵……”
训练废弛、军心不齐、军纪败坏,这样一支积重难返的旧式军队,即便兵多如云,也绝无可能形成强大战斗力抵御外敌。
从“士”到“壵”,需怀揣“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壮心。甲午战争40年后,一群衣衫褴褛但傲骨凛凛的中国人胸怀救国救民理想,“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用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扫往昔他国对我国民众贪生怕死的印象。从于都河畔出发时,队伍尚有8万余人,到达陕北时已不足8000人。“全世界都知道,世界上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直到革命的完全成功。”得益于这种精神,红军队伍不断壮大,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铁流,破万难越关山,缔造了一个强大的新生政权。
从“士”到“壵”,需练就“誓将纸虎化为尘”的壮胆。1954年又逢甲午,此时的中国人刚刚打赢了一场立国之战,一雪前耻,扬眉吐气。虽然战场上,冬衣仍旧单薄,粮弹依旧短缺,然万般困难都挡不住志愿军战士血战到底的胆性气魄。他们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消灭在阵地前。两水洞、云山城、清川江、长津湖、上甘岭……每一个地名都记录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战斗奇迹。
从“士”到“壵”,需葆有“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壮志。壬寅年除夕,神舟十五号乘组3位航天员向全国人民送出新春祝福。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就在100多年前,中国人甚至连现代科技的边儿都挨不着。当中国人着手研发“两弹一星”时,外国人嘲笑“在原子的世界里,中国人的大脑还是真空”。但他们忘了,这群中国人即便光着脚、嚼树根,也能在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中闯出一片新天地。新时代,随着“科技”与“强军”两个词语的持续深度耦合,中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之路走得铿锵、行得稳健。
从一群人的觉醒,到一个阶层的抗争,再到一个民族的崛起,青春在接力,梦想在叠加,这正是“士”多变“壵”该有的样子。
战争年月,革命前辈舍生忘死突破敌军火力封锁;和平时期,科研工作者深耕细作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是我们的底气,更是我们的志气和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