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们不是赤手空拳上阵”

——广西桂林市一名社区人防志愿者的自述


■本报特约记者 覃源漫整理

人防演练中,志愿者引导居民有序进入人防工程。雷庆寿摄

我叫骆玉红,今年37岁,是广西桂林市秀峰区丽君街道骝马山社区的一名居民。以前,我给大家送健康,因为我在小区附近开了一家养生馆;现在,我还能给大家送安全,因为在2022年4月,我成为社区人防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由于在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我进入人防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视野,被选为社区人防志愿者。对此,我感到自豪,也心存疑问:人民防空是战时行动,我们志愿者平时能做些什么?

“备小则患大,备大则患小,有备则无患。”培训中,人防部门同志的讲述,拉直了我心中的问号:现代战争往往以空袭的方式打响,而且空袭贯穿战争始终,来自空中的威胁,仍然是高悬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民防空不能等战争打响再“抱佛脚”,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平时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2022年7月,骝马山社区组织的人民防空疏散演练,证明了志愿者的作用不可或缺。疏散前,我和同为人防志愿者的楼长李金惠同志给邻居们讲解疏散的方法、路线和目的地;疏散过程中,我们在各个楼层、各个路口进行引导,维持秩序;疏散后,我们同大家一起聊天、做游戏,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缓解人们紧张情绪。社区居民纷纷为我们这些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点赞。

人民防空是全民性防护工作,一旦空袭来临,没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同时,基层没有专职人防机构和人员,组织开展人员疏散行动,有赖于热心人士的参与和支持。基于这一考虑,人防部门遴选出一批人防志愿者。仅我们骝马山社区,目前就有100多名。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不是赤手空拳上阵。桂林市组织人防志愿者集中培训时,人防部门不仅组织我们练习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简易担架制作等急救技能,而且还为我们配发了一定数量的人防战备应急包,防护救援的家庭用器材一应俱全,今后参与人防行动的底气更足了。

通过培训,我还了解到一段史实: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对桂林实施长时间的狂轰滥炸,“山水甲天下”之地满目疮痍,无数平民在空袭中死伤。无论是人防部门组织志愿者培训,还是我们志愿者组织社区居民培训,每每回顾这段历史,大家的心情都难以平静,纷纷表示要多学防空知识、多练防护本领,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令人欣慰的是,桂林市乃至广西在人民防空准备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修建了数量可观的防空地下室,建成一批平战结合的人防疏散地域,甚至一些天然岩洞经过改造后,也能接收安置市民。通过参加几次演练,我感到八桂大地上的护民之盾越来越坚固。

春节刚过,人防部门到社区开展知识讲座,我带着9岁的女儿一块参加。今后,我要带着全家人一起,为家乡的人防事业作贡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