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爆竹声声,“塞上江南”一片红火。
走进宁夏军区各个营区,依托多样的文化阵地,多彩的文化活动纷纷开展,军营的新春有年味也有战味。“我们持续挖掘宁夏红色文化资源,建好文化阵地,厚植精神沃土,坚持在军史文化的学习熏陶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文艺节目的创作演出中浓厚兵情兵味,不断丰富贺兰山精神的时代内涵,引导官兵坚定理想信念,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投身强军兴军实践。”该军区领导告诉记者。
“兵心小院”润兵心
“风平浪静的日子,你不会认识我……”春节期间,宁夏军区警备办公室官兵过得忙碌而充实。他们协同公安部门,坚守在商场、车站等重要点位,纠察涉军违规违纪问题。闲暇时,大家最喜欢哼唱这首改编版的《军人本色》。
在该军区,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由官兵结合部队传统、使命任务、驻地文化,创作改编“宁夏军区版”,唱出大家的心声。
记者走进该军区直属单位“兵心小院”,一花一草、一石一树,随处可见以官兵站岗放哨、巡逻执勤、野战训练为素材的画作。这些画作都出自官兵之手。他们描摹身边典型、速写感人事迹,带动大家向典型学、向战友学,努力成为“画中人”。
“繁荣发展强军文化,要紧跟时代脉搏、紧扣部队实际、紧贴官兵需求。军营有最美的画卷、最好的舞台,鼓励官兵尽情书写、放声歌唱,让他们成为强军文化阵地的主人公,开展更多鼓士气、接地气、冒热气的强军文化活动,有利于凝聚军心士气、强军力量。”该军区政治工作局领导说。
“文化书屋”励斗志
“贺兰山精神,是一代代官兵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创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精神高地……”春节过后,银川警备区将以传承弘扬贺兰山精神为主题的“官兵大讲堂”安排在“文化书屋”。部分官兵和文职人员走上讲台,分享近段时间读过的红色书籍、边塞诗篇,一起话初心、谈担当。
活动结束后,不少官兵从书架上取下由军区挖掘整理、军地专家共同编写的贺兰山精神系列书籍认真阅读。“品读这些红色书籍,我感悟到一茬茬贺兰山老兵以苦为荣、以山为家的牺牲奉献精神,我一定在本职岗位为强军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警备区新入职的文职人员刘金鹏对记者说。
在中卫军分区,官兵和文职人员也相约“文化书屋”,在一场诗文朗诵会中重温贺兰山精神。
“我们要用行动告慰前辈,他们‘活着干在贺兰山、死了埋在贺兰山’的顽强精神,将由我们这一代人传承弘扬……”话音未落,掌声响起。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干事白亮畅谈阅读红色书籍《中国震撼》的体会,引发共鸣。
能线下读实体书、线上读电子书,并能通过电子阅读机浏览最新书刊文摘的多功能智慧书屋,在宁夏军区有30多个。该军区领导告诉记者,他们还与宁夏各地数十个图书馆合作,建设了遍布全区的军营流动图书网。
书屋连着战场,文化催生斗志。“我们鼓励官兵人人读红色书籍、读老一辈宁夏军区人的奋斗故事,让官兵在读书中获得精神滋养,砥砺战斗精神。”该军区领导说。
“信息中心”添活力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大年初六,官兵和文职人员分批走进军区政治工作信息中心,观看军区与地方影院合作展映的影片《满江红》,并开展“观影有感”“诗词鉴赏”等活动。
“信息中心具备电影播放、自媒体创作等功能,深受青年官兵喜爱。”该军区领导告诉记者,让信息技术为强军文化阵地赋能,是让青年官兵喜闻乐见的有益尝试。
该军区加强军区强军网和“守望贺兰”新媒体平台的运维管理,将平台嵌入政治工作信息中心,打造富有时代特点的强军文化阵地。
不少官兵喜欢文艺创作,他们把身边的故事编成歌曲、拍成视频,上传到自媒体平台,一些原创作品被广泛转发,登上热搜。“过年战备执勤,官兵将拍摄的除夕夜站岗视频上传到平台,时长仅30秒,却生动体现了‘万家团圆日,部队战备时’的使命担当。这个视频经新媒体平台推送,浏览量累计超千万。”该军区政治工作局领导介绍,“军营小创客”们记录新时代强军步伐,传播新时代强军声音,成为军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的重要力量。
记者注意到,该军区的基层文化活动也插上信息化翅膀。在该军区某中队智慧教室,官兵点击屏幕即可获取海量信息,进行VR军事电子竞技等,在富有科技感、时代感的信息化设备支撑下,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上图:近日,宁夏军区某直属单位开展“士兵讲堂”活动。图为一名士兵分享读书体会。刘 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