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千门万户曈曈日 汩汩暖流抵心窝


河南省漯河市

聊聊烈士父母生活近况送慰藉

■卲天江 宋俊业 本报特约记者 王士刚

冬日豫南,气温骤降,年味渐浓。

“王大哥、素香嫂子,年货都备齐了吗?我们提前过来给你们拜年了!”1月9日上午,河南省漯河市,卫国戍边英雄、一等功臣王焯冉烈士家里迎来几位身着迷彩服的客人。

“年货好准备,出了小区门不远就有菜市场和超市……”王焯冉的父亲王恒召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说道。

这几位客人便是漯河军分区和郾城区人武部领导。临近年关,他们专程过来看望烈士家人,送上新春祝福。

客厅正上方,“一等功臣之家”牌匾、王焯冉烈士写实漫画、烈士光荣证高高悬挂;餐厅一侧,王焯冉生前留下的几张身穿军装的照片静静摆放。

“天儿这么冷,你们还过来跑一趟,赶紧喝点茶暖和暖和。”王焯冉的母亲杨素香递上热茶,房内顿时暖意融融。“再有几天就是春节了,我们这次过来看看家里还有啥困难需要我们解决……”军分区政委鲁建辉将两个火红的“中国结”递到王恒召手中,叮嘱他一定要注意身体,有事及时打电话。“中,中,让你们费心了!”平日里不善言辞的王恒召动情地说。

王焯冉烈士牺牲后,漯河市军地注重发挥英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郾城区人武部把孟庙镇中村社区民兵连命名为“王焯冉民兵连”,聘请杨素香为民兵连“编外指导员”;王焯冉牺牲2周年纪念日这天,组织开展“学习卫国戍边英雄、弘扬喀喇昆仑精神”签名仪式;漯河军分区特聘杨素香担任“国防教育讲师”……

“去年,以俺儿名字命名的‘焯冉桥’在219国道喀喇昆仑山段亮相。看到这则新闻,我心里很骄傲。”杨素香回忆道:“焯冉26周岁生日那天,我带着生日蛋糕去烈士陵园,墓碑旁摆满了鲜花。有的是他战友寄来的,有的是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敬献的。”凝视着儿子的照片,杨素香停顿了一会儿说:“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关爱,焯冉在天堂不会孤单了。”

“王焯冉烈士的先进事迹和英雄壮举,是一道无声的兵员征集号令。”郾城区人武部政委马文辉介绍,近几年的征兵季,辖区广大优秀适龄青年入伍意愿强烈,不少青年主动要求到祖国边疆奉献青春。

“善待烈士家属,让他们幸福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鲁建辉表示,他们会持续关注关爱烈士家属,同时把王焯冉烈士精神纳入全民国防教育范畴,让英雄名字在沙澧大地熠熠生辉。

山东省德州市

听听随军家属所愁所盼出实措

■刘如才 本报特约记者 于 斌

这几天,山东省德州市7名随军家属心情格外舒畅,逢人就夸德州市定向招聘的好政策。原来,在德州市组织的随军家属定向招聘考试中,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再加上丈夫的“贡献分”,她们脱颖而出,最终走上心仪工作岗位。

“军嫂放弃自己的事业,撑起后方家庭的一片天。随着年龄的增大,不论是自己找工作,还是政府安置岗位,都有一定的难度。”市人社局领导介绍,为了不让这些军嫂输在招聘安置起跑线上,他们专门设置军人贡献分。打开随军家属定向招聘简章,笔者看到,在100分中,笔试、面试各占35分,军人贡献分达到了30分:1个三等功加5分,服役1年增加1分,团职加15分,营职加10分……

“这样设置,就是鼓励军人安心服役、长期服役、多做贡献,让‘军人贡献大、军属安置好’成为风尚导向和官兵共识。”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

乐陵市人武部部长周言辉家属赵海燕,结婚后跟随丈夫辗转多地,多次牺牲个人就业机会。这两年,随着孩子上学住校,一直想找工作,却因年龄、经历等因素屡屡受挫。这次组织招聘,除了出色的笔试、面试发挥,她凭着丈夫的军人贡献分顺利选岗。“过去,我一直为自己的工作发愁。市里的好政策,为我们这个小家庭解决了大问题。”采访中,赵海燕言语中难掩喜悦。

在制定招聘计划时,德州市打破以往“先拿岗位再招聘”的“一步走”惯例,区分市直和县市区,采取“先招录再定岗”的“两步走”新办法。第一步,组织考试,确定录用人员名单;第二步,由军人工作单位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拿出岗位,安置被录用军属。“不仅要把贡献大的军人家属招进来,还要把他们的工作岗位安排好,避免造成‘两地分居’。此次录用的7名随军家属,人岗相适、人地相符,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市人社局领导说。

在这次招聘中,来自武警德州支队自动化站的张庆磊家属丁海燕,顺利安排到了天衢新区。丁海燕上班第一天,张庆磊专门找到支队领导说:“我一定抓好自动化站的工作,当好支队练兵备战的‘千里眼’‘顺风耳’。”

江西省万安县

问问空巢老人现实需求搭把手

■何太祯 本报特约记者 龙礼彬

“钟连长,王奶奶定购的年货别忘啦,一定要买齐喽!”

“刘部长您放心,需要的东西我都记在本子上嘞,不会忘!”

“黄大伯需要的水果,刘爷爷需要的牙膏牙刷,我们都买齐啦!”

……

临近春节,在江西省万安县的各大超市里,一个个身着迷彩服的采购小分队往来穿梭于年货区、日用品区、果蔬区,只见他们行动迅速、分工明确,很快完成采购任务。这些迷彩身影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迷彩’孝老代购队”队员。

万安县许多村落地处大山深处,距离乡镇圩场较远,村内小卖部很难满足村民大量采购年货需求。村里的空巢老人数量较多,采购极为不便。该县人武部政工科干事彭建星介绍,为让老人不出家门也能顺利采购年货,万安县人武部在全县成立30支由民兵连长负责、退役军人和基干民兵组成的“‘迷彩’孝老代购队”。从瓜果蔬菜到油盐酱醋茶,从服装鞋帽到锅碗瓢盆,代购队队员以老人需求为导向,把这些生活日用品、药品等加入代购清单,统一前往县城超市采购。

“队员们每次来都问我缺不缺这个、缺不缺那个,太周到了。”93岁的老奶奶刘长妹眼中闪着泪光:“我的娃长期在外打工,要是没有他们的帮助,我这把老骨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哩!”

“村里的老人就像家人一样,能帮就帮一把。”万安县芙蓉镇基干民兵、“‘迷彩’孝老代购队”队员陈金平从事水产养殖业,经常利用到县城销售水产的时机,为村民代购。借登门送年货的机会,队员们和老人们面对面拉家常,科普防诈骗小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万安县是红色革命老区,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哪里就有迷彩身影。代购队队员用脚跑出一条空巢老人的幸福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县人武部军事科长郑文辉表示,下一步,他们要对各村村内老人和军烈属家庭进行精准识别、精准结对,送“医”上门、送“学”上门,把温暖送达群众心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