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惟愿英雄留笑人间


■杜善国

特殊的时间节点,总带给人们特别的思绪。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举国隆重追忆的时刻,享有盛名的“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在河南省中牟县锦源老年公寓举行庄严的纪念章佩戴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图片展开展仪式。

活动的主办人叫张爱兰。由她创办的“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走过了14年历程,已经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成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实践基地。

张爱兰原是中牟县外贸工厂的一名普通女工。2000年,工厂倒闭,她成了下岗人员,东挪西借开了一家超市。她勤俭、脑子灵,生意越做越红火。张爱兰的父亲张增德,是志愿军67军199师596团一名老战士,与战友陈春元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起荣立战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在战火硝烟中约定:不管谁牺牲了,活着回国的那个都要为两家的老人尽孝。幸运的是,他们都从战场上平安归来。张增德转业回了河南,陈春元转业回了湖北,从此失去联系。进入古稀之年,张增德越来越思念老战友。2008年夏天,张爱兰几经辗转找到陈春元远在武汉的家。可是,老人早已过世,张增德心痛得好几天茶饭不思。

一段人生的插曲,引出一支心曲。张爱兰心疼父亲,很想帮助父亲了却这桩心愿。于是,她把家人聚集起来召开家庭会议:我们作为志愿军老战士的后代,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能不能办一个志愿军老战士之家,为他们搭建一个沟通、交流、联络的平台?

丈夫许言非常支持妻子张爱兰的想法。两人卖掉超市,在郑州某小区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办起“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他们加班加点制作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相关内容展板,把父亲从战场上带回来的一些物品摆在室内,精心营造出老战士们喜欢的氛围。他们还购置桌椅板凳和床被以及必要的家具、日用品,开始免费接待过往的志愿军老战士。一对平凡夫妻不同寻常的决定和行动,书写了一段注定不平凡的关爱故事。

扣人心弦的“正文”还没有书写,引人入胜的“封面”已令人瞩目。这个志愿军老战士民间关爱机构,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09年1月14日,河南省军区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老战士共同前来揭牌。许多志愿军老战士听说后,把自己精心收藏几十年的战地用品捐了出来。空军原副司令员王定烈将军闻讯,专程送来题词祝贺:弘扬抗美援朝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老战士们的欢笑,吸引着张爱兰向奉献爱心的深远处奔去,甘之如饴。她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个人联系电话,郑重承诺:凡是来郑州办事、开会、聚会甚至专程游玩的志愿军老战士,凭有效证件前来就餐、住宿一律免费……一传十,十传百,天南地北的志愿军老战士络绎不绝走进这个共同的家。他们坐在长桌周围煮茶聊天,热气袅袅拂面,话语如水沸腾,共同回忆那段峥嵘岁月、分享保家卫国的动人故事,一起唱战斗歌曲、写战斗标语,其乐融融。心如火一般炽热的张爱兰,满头青丝渐渐挂上霜雪。

2010年4月初,在张爱兰多方奔走下,由22名抗美援朝老战士和亲属组成的中国志愿军老战士扫墓团跨过鸭绿江,前往金达莱盛开的国土,前往遍洒英雄鲜血的他乡,祭拜长眠于此的战友。

老战士们意气风发从郑州出发,一路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仿佛又回到战火纷飞的难忘岁月。他们在一座又一座烈士墓前献上花篮,把从家乡带来的土、水和白酒取出:“这是家乡的水、家乡的土、祖国的酒,家乡的战友看你们来了……”

洒下祖国酒,留下故乡土。打那以后,张爱兰多次组织志愿军老战士赴朝给烈士扫墓。数百名幸存老兵在异国他乡与牺牲的战友“重逢”,在有生之年了却夙愿。

唯有大爱,方有大成。张爱兰做事没有功利色彩,不与别人比高攀低,发自内心地给志愿军老战士送上关爱和帮助:“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免费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军老战士5500余人次、志愿军老战士子女和烈士遗孀及家属4800余人次,其中年龄最大的103岁;救助、慰问贫困或生病志愿军老战士和烈士遗孀1000余人次,走访慰问在乡志愿军老战士1000余人次……2014年5月,张爱兰经过多方协调,与上海和佑养老集团联合成立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疗养中心,关爱和帮助的层次上了一个大台阶。

“我不是有钱人,既然干了,就要把这个‘家’永远地守下去,把这些老战士照顾好,不能做临阵脱逃的懦夫。”为了办好“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张爱兰每年都要动用家里的积蓄,因为劳累过度患上心脏病和高血压。她心之所用,百折不挠,不为投桃报李,从未想过转身和后撤,以刚毅坚忍之态向前,惟愿英雄留笑人间。面对疑惑不解的目光,她内心坦然、言语朴素,“当初是为了圆父亲的一个梦,现在我就想给那些健在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一个相聚的家,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少一分遗憾、多一分荣耀,少一分孤独、多一分幸福。”字字滚烫,句句千钧,承载几多希冀,浸润几多情怀。

爱,成就高尚,撑起一片蓝天。许多老战士高兴而来,尽兴而归。过世后,他们精神矍铄的照片高高地挂在“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走廊上,依旧笑容可掬地看着战友们来来往往。在张爱兰的眼里,他们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在这个家里,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给他们贵宾般的待遇。

“每一次接触老战士,每一次聆听老战士讲述,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位老战士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要把这段历史永久记录下来。”在热情接待志愿军老战士过程中,张爱兰意识到,不仅要给他们精神、物质上的关爱和帮助,还应努力收集他们的故事,以口述历史形式拍摄他们的影像、记录他们的事迹,让他们赢得全社会更加广泛的尊崇和礼赞,留下比金子更珍贵的民族财富。

以爱的方式,铭记报国者的英名。张爱兰说干就干,采取多种方式向志愿军老战士征集抗美援朝战争纪念物、烈士遗物500多件,发动专家学者和志愿者一起整理口述战争历史资料500万字、音视频档案3000多分钟、图片50000余张,建成“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口述战争历史博物馆”,出版发行画册档案《红色追寻》。

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英雄立传。截至2022年10月初,博物馆被中部战区和中科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等数十家单位和院校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累计接待来访、参观学习团体320多个,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宣讲活动350多场。志愿军老战士在讲述心中那些“最难忘记的事”的过程中,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也从人们热切的目光和雷鸣般的掌声里感受到认可与尊重,收获陪伴与关爱。这,或许是对他们最好的心理慰藉。

14年来,“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和张爱兰获得多项荣誉。手捧鲜红证书的那一刻,张爱兰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尽最大力量让“最可爱的人”生活在欢声笑语中,能够常常聚在一起,高唱那首情真意切的“家歌”——《老战士之家心向党》:“当年跨过鸭绿江,卫国保家乡。枪林弹雨何所惧,挥刀斩豺狼。舍生忘死真英雄,热血铸辉煌。立威之战惊世界,志愿军是好儿郎。而今白发如雪霜,人老心舒畅……不忘初心是家风,信仰是力量。红色基因永传承,老战士之家心向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