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式上举起的右手,是我见过的最美军礼”“当将军把妻子刘振华去世后的抚恤金捐给学校,并设立‘振华奖学基金’时,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向革命老前辈致敬”……
日前,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第一中队指导员、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已故将军张玉华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布衣将军》在央视电影频道与某短视频平台同步播出,吸引近千万网友在线观看。大家纷纷留言盛赞将军光辉传奇的一生。
1916年,张玉华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现威海市文登区)张皮村。1935年4月,张玉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开始,他参加了天福山起义和雷神庙、大青阳、大辛店、孙祖等战斗。雷神庙战斗中,张玉华在自身受伤情况下,仍然背着身负重伤的胶东党组织负责人突出重围。此后,他又相继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可谓九死一生,战功赫赫。
战争年代,张玉华是一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英雄战士;和平时期,他是一位不忘初心、甘于奉献的革命老兵。1986年离休以来,张玉华坚持捐款助学、捐资扶贫,并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累计捐款近百万元、捐赠大米20余万斤,2012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2015年9月3日,年近百岁的张玉华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受阅的老兵方队中,他举起曾被子弹打穿的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幕令人动容。
一生奉献,奉献一生。坦荡豁达的张玉华多年前就立好遗嘱。其中,他这样写道:“我活着为人民,我的后事也要为人民着想,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去做于死者无益、于活者有损的事。”2017年9月10日,张玉华逝世。遵照遗嘱,家人将他的眼角膜捐献给南京市红十字会眼库,骨灰撒在了天福山上。
“我们兄妹5个都是党员,这是父亲生前最欣慰的事。父亲留给我们的没有金银钱财,而是更加宝贵的精神传承。”张玉华的小儿子张建文告诉笔者,父亲生前经常教导子女们要把党和人民装在心里,把忠诚体现在行动中、岗位上。
张玉华逝世半个月后,正值中秋节,他的儿女们按照惯例,来到所在社区以及张玉华生前担任校外辅导员的学校,将慰问品送到困难群众以及学生手中,向大家表达中秋祝福;2018年1月16日,农历春节来临之际,张玉华的孙女带着慰问品冒雨看望社区困难群众。
在张玉华生前所在社区,居民们观看电影后纷纷流下热泪。“老将军离休30多年对自己处处节约,而对于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总是慷慨解囊,能与这样的老首长为邻,我们倍感自豪。”社区党委书记范洁表示,他们准备在颐和路将军馆循环播放这部影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张玉华老将军,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把他们的精神火炬传承下去。
光影寄丹心,精神励后人。电影《布衣将军》首播当天,张玉华生前所在老部队——陆军第71集团军某部组织官兵观看。电影中,老将军面对生死考验的英勇,面对个人职务升降时的淡然,给官兵留下深刻印象。某连连长孙金龙坚定地说:“作为英雄传人,我们要像张玉华老将军那样坚决听党指挥,苦练战斗本领。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必将以冲锋的姿态,坚决完成一切任务。”
图①:张玉华生前接受采访的画面。
图②:电影《布衣将军》截图。
图③:电影《布衣将军》播出当天,网友纷纷留言。
本文图片由倪 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