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刚过,记者随内蒙古包头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国永带领帮扶工作组到挂钩帮扶村调研并“置办年货”。
“去年秋天,县人武部援建的蔬菜加工厂投产后,番茄酱、辣椒酱在包头各院校食堂广受欢迎,当年就回了本。”窗外呵气成冰,固阳县佘太河村会议室气氛热烈,村支书贾玲珑笑容满面地说。
“听说咱们的酱菜香辣可口,分区官兵也想饱饱口福,我们先采购50箱作为年货。”刘国永接过话茬。“今年还要开发新菜品,让佘太河酱菜端上更多市民的餐桌。”人武部帮扶工作人员与村两委信心满满地筹划新年度的规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包头军分区广泛开展军地基层党组织“联学大会精神、联创先进支部、联建文明乡村”活动,选送优秀民兵、党员到驻军部队及先进农牧区参观见学,完善党员活动场所,健全村两委制度,强化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走出村会议室,记者遇到县人武部请来的民兵农技专家陈乐为村民们教授黄芪种植技术。“用我们教的方法处理老熟硬实的黄芪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清明节之后就能下种了。”陈乐说。
固阳县位于北纬41度,适合种植黄芪。村民刘兰英预计,今年她家种植的黄芪收入在8万元以上。
以前,村里的优质莜麦、燕麦因大山阻隔销售不畅。为此,包头军分区援建军源面粉厂,对莜麦、燕麦进行精加工,畅通“种、产、订、运、销”链路,形成“面粉厂+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带动22户稳定增收,辐射134户奔小康。
“以前这段山路要走两个多小时,现在沿着小溪铺设了柏油路,时间缩短了一大半。”伴随着车内欢快的音乐声,刘国永感慨道。
不知不觉间,大青山深处的巴总窑村到了,土默特右旗人武部帮扶工作人员正与村两委成员讨论发展红色旅游事宜。“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旧址就在这个村,这里还有13处战斗遗迹。下一步,我们要依托旧址拓展建设国防教育基地,推动乡村红色旅游发展,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旗人武部领导边说边将相关资料递到刘国永手上。
谈话之间,刘国永接到达茂旗牧民苏龙嘎夫妇的电话,感谢他5年来资助孩子在“少年军校”安心学习、快乐成长。近年来,该军分区依托自治区民族团结示范校建设,将5所留守儿童较多的小学,打造成有军事特色的“少年军校”,由民兵担任国防教育宣讲员。据了解,该军分区连续10年组织开展“四个一”(帮扶一个贫困村、建设一片生态林、共建一所希望学校、正营以上干部每人资助一名贫困学生)活动,促进乡村振兴。
“如今‘致富羊’又产下了‘幸福崽’,新年生活‘塞塞哼’(蒙古语,意为‘好得很’)!”电话里,爽朗的笑声与呼啸的北风汇成动听的幸福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