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率部伏击并全歼日军军官战地观战团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故事的原型就是1943年10月发生在洪洞县的韩略村伏击战……”12月19日晚8点15分,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山西省临汾广播电视台《临汾战史面对面》节目准时开播。
引经据典的介绍、生动鲜活的故事、丰富翔实的史料……让人不知不觉沉浸其中。据了解,这档由临汾军分区与临汾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军事访谈节目,播出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收视率达400万人次,新媒体平台观看量、点赞量、转发量喜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作为节目监制之一,军分区司令员王彬每周都和官兵一起等候节目播出。“军史战例中蕴含着人民军队的制胜密码、红色基因,我们希望通过回顾发生在当地的经典战例,让广大官兵和民兵感悟光荣传统、汲取强军力量,激发荣誉感和责任感,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为强军事业贡献力量。”他深情地讲道。
临汾,一片革命的热土。烽火岁月,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民兵等地方武装,与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浴血奋战,创造了东征作战、韩略村伏击战、临浮战役、临汾攻坚战等经典战例。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我们开展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遵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置身红色沃土的实际,该军分区党委号召全市人武系统充分挖掘驻地红色资源,广泛开展“学军史讲战例”活动,以“一份文献资料,一份兵要地志,一份战场态势图,一份指挥员小传,一批民兵支前事例,一次革命精神研讨,一份研究成果,一次战例宣讲”“八个一”为抓手,推动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官兵和民兵走进战场遗址,研析经典战例,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强化战斗精神培育,增强敢打必胜信心。
“当年,敌我双方装备差距悬殊,八路军凭借老旧装备战胜了日军,靠的是高超的指挥艺术,靠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血性胆气……”晋西革命纪念馆午城战役陈列室,隰县人武部政委要照华凝视着在战斗中被击毁的敌军汽车残骸照片,与身边的官兵交流道。
几个月来,为了核实历史细节,他和军史战例挖掘专班的同志不仅广泛查阅相关文献材料,还5次深入现地走访考察。“‘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这是挖掘战史资料让我懂得的道理。”要照华深有感触说,“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军史,研究战争规律,谋求胜战之道,提高战略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从塔儿山走出雷锋团前身,到韩略村伏击战勇于亮剑;从红军东征中的渡河作战,到临浮战役歼灭胡宗南所谓的“天下第一旅”……活动开展以来,所属17个县(市、区)收集大小战例近百个,尘封的军史从档案、书籍和场馆中走向荧屏,走向舞台,走向网络,走进大众。
“收看节目,被老一辈革命家高超的指挥艺术折服,被广大军民的牺牲奉献精神打动。”“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热爱生活的这片土地。”观众们纷纷在平台留言。应观众强烈要求,每期《临汾战史面对面》改为首播加重播共8次,军史不仅“活”了起来,而且“火”了起来。
“军民携手,让军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为强军事业注入强劲动能。”临汾军分区政委刘海洋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他们先后开展“挖掘红色资源、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奋斗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寻找民兵英模、致敬奋斗者”电视演讲比赛等。“3年间,教育形式从个人演讲到电视节目,教育载体从内部授课到电视访谈,教育范围从部队营区到社会各界,全市党史、宣传系统和党史军史爱好者积极参与,军地联动效应明显,强军兴军力量进一步凝聚。”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大官兵和民兵在重温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战备训练动力十足,全市崇军尚武热潮涌动:军分区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圆满完成全省民兵新质力量建设试点任务,特种装备维修、防化救援等新质民兵分队在全省国防动员实兵演练中表现优异;10余名专武干部在全省专武干部集训比武中成绩名列前茅;全市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创历史新高。
辉煌战史激励奋进斗志。日前,从汾河两岸到太行深处,军分区组织的一场民兵实兵拉动考核正在各县(区)接续举行,参演人员士气高昂。大家信心满满地表示,把军史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融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践,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支援保障能力,朝着应战应急目标勇毅前行。
上图:12月20日,山西省临汾军分区官兵、文职人员和地方党史专家在军史馆沙盘旁回顾午城战役经过。
李旭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