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美法峰会雷声大雨点小


■林源

美国海军陆战队与法国陆军举行近战训练。

据外媒报道,12月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美之行。访问期间,美国极力营造亲密盟友形象,但双方未能在能源问题、贸易问题上达成一致,尤其是围绕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重大分歧讨论依然是各说各话。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与法国的矛盾暴露出美欧之间深层次的裂痕,貌合神离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今后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美国极力“秀恩爱”

此行是马克龙2017年就任法国总统以来,第二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美国极力通过此次访问展现与法国的“团结姿态”。

一方面,高调示好热情款待。马克龙是拜登政府首位以国事访问规格接待的外国领导人。12月1日上午,拜登在白宫南草坪以鸣响21声礼炮的方式欢迎马克龙。在当晚国宴上,马克龙和拜登握手、拥抱,尽显亲密关系。法国媒体称,马克龙此次访问获得了“白宫所能操办的所有盛况和仪式”。

在马克龙访美期间,拜登称赞法国是美国最古老的盟友。他表示,“法国是美国最好的合作伙伴”,美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展现两国双边关系的“持久友谊与活力”。

另一方面,极力宣扬会晤成果。拜登与马克龙在白宫进行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表示将在增进全球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战略资源管理及防务安全方面强化合作。

美欧关系方面,拜登指出,美法两国正在共同努力,促进大西洋两岸的安全发展。两国将继续在北约、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等组织框架下展开合作。

亚太事务方面,美法两国将共同扩大亚太地区外交和经济领域接触,以促进太平洋岛屿发展。美方将为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在亚太地区进行空中和海上部署提供支持。

经济贸易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双方愿就签证签发、续签、居留许可等互惠便利化措施展开讨论。

法国直言“不满意”

今年8月,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包括高额补贴在内的大量激励措施,推动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生产和应用。美国称,该法案旨在重振深受通胀困扰的美国经济。欧盟则认为法案部分内容涉嫌贸易保护主义。虽然拜登政府极力展现美法团结姿态,但双方仍围绕上述经贸议题展开“激烈交锋”。

其一,法国公开“警告”。11月30日,马克龙在与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及商界领袖会面时指出,《通胀削减法案》中的产业补贴政策对欧洲企业具有“攻击性”,是在以损害欧洲利益的方式解决美国问题。马克龙警告称,美国的“歧视性补贴”可能会成为阻碍美欧关系的重要因素,进而导致“西方分裂”。

法新社称,尽管拜登此次高规格接待马克龙,有意展示双方“热络关系”,但马克龙的表态“撕下了精心安排的虚饰”。

其二,美国强硬“说不”。马克龙在与拜登会晤期间表示希望美国方面可以修改《通胀削减法案》,给予欧洲公司豁免的诉求,拜登对此直接拒绝。拜登表示,可能会在具体政策上对该法案作出细微调整,但美国不会为该法案道歉。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罗登·怀恩称,两党议员不会重新讨论这一法案。

其三,外界公开“声讨”。关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法国和德国及多个欧盟国家在马克龙访美之前达成一致,要协调立场共同应对此问题。

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表示,德国不能容忍美国极具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并强调欧洲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作出强硬回应,以捍卫自己的利益。

西方媒体评论称,此前,美国没有征求北约盟友意见,突然从阿富汗撤军。此外,还与英国、澳大利亚暗地里签署核潜艇协议,让法国损失“世纪合同”。如今,美国又靠能源和武器大发战争财、用竞争性补贴“掏空”欧洲工业,可谓一次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招呼都不打地抛弃盟友。

盟友关系“难修复”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一贯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盟友利益。其《通胀削减法案》在欧洲遭遇能源危机、民生陷入困境之际推出,使欧洲经济雪上加霜,因此引发欧洲国家强烈不满。马克龙此次访美,既是欧洲与美在核心利益上的“全面摊牌”,也可视作美欧关系走势的重要“风向标”。外界认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借助欧洲地区安全形势变化谋篇布局,其在能源上享有自主权,在技术和军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之下,欧洲因追随美国对俄制裁而遭受能源危机的痛击、欧洲央行在美联储大幅加息的逼迫下陷入困境、“欧洲军”建设发展也因美国的阻碍进展缓慢。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欧洲对美依赖性难消弭、内部凝聚力难成型,“美主欧从”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格局难以改变,“美盈欧亏”的战略利益形势难以扭转。

从根本上看,拜登政府表面上拉拢盟友、频繁示好,但其外交政策仍然秉持“美国优先”的思维模式。美法及美欧在技术、能源和市场等方面的分歧,实际上是欧盟独立自主和美国利益优先之间的冲突。只要双方的立场不变,跨大西洋裂痕就可能继续扩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