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兵亲戚”带来“金点子”


■郑 洲 齐 亮 本报记者 范奇飞

11月23日一早,辽宁省盖州市杨运镇楼台沟村就热闹起来,城里的“兵亲戚”又来了。这一次,营口军分区和盖州市人武部工作人员不仅带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宣传小册子,还要跟村民共同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问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营口军分区每季度都要开一次研判会,对对口帮扶的盖州市杨运镇楼台沟村和大石桥市周家镇冯家堡村稳定脱贫情况进行追踪,根据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帮扶机制。结合两个村的实际,军分区党委制定工作规划,严格落实脱贫摘帽“四个不摘”要求,紧盯返贫风险监测,助力巩固扩大产业链条,稳步推进帮扶村建设。军分区指定专人每月至少与帮扶村两委进行一次工作对接,持续关注已脱贫人员的政策落实情况,突出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逐户跟踪防止返贫;对前期投资修建的文化广场、柏油路面、桥梁、路灯等基础设施,持续维护修缮。

“冯家堡村提报的‘绿色生态蔬菜融合项目’已通过考察,先由村里的民兵致富带头人进行试验,观察效果后决定是否推广;楼台沟村养殖肥牛项目初期发展不错,刚刚提交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可组织人员进行考察……”一天的回访下来,营口军分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记录本”上,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项目验收等内容,记得密密麻麻。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营口军分区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结合县域主导产业布局,聚焦“一村一品”,巩固成果补短板、扩大就业稳增收、特色产业促发展。同时,设立因灾因疫紧急项目和政策补助项目,提升农畜产品产销保障和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在脱贫攻坚时通过发展‘大红袍’李子特色种植摆脱了贫困。脱贫后,在军分区帮助下,我们不仅扩大产业,还探索新的种植养殖项目,如今希望的田野上更加充满希望。”大石桥市冯家堡村村支书刘莹满面笑容地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