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重要部署。
退役军人群体数量庞大,且经过部队严格教育训练和重大任务考验,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执行力,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富矿”。以就业创业培训助力退役军人“二次就业”,能释放持续强劲的发展红利。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士兵是基层建设的主体,在部队服役时间越长,积累的工作阅历和经验就越多,军政素质也就越过硬。实践证明,越是老兵多、兵心稳的基层部队,战斗力越强。
隔行如隔山。许多官兵从校门直接进营门,在部队服役少则两年,多则十余年。服役期间,他们一门心思扑在练兵备战和基层建设上,对社会环境不了解、对民用技术掌握少一度成为影响和制约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做好退役军人适应性、技能性培训,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稳定军心,有效解决现役官兵后顾之忧,既是释放军事人力资源潜能的有益举措,更是“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应有之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些传统行业逐渐没落,个人掌握的专业技能在快节奏的社会变革中容易显得捉襟见肘。近年来,人力资源市场“就业难”“招工难”等现象屡见不鲜,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究其原因,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较低的薪酬待遇与劳动者心理预期不符,技能尚待更新的劳动者难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员工、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行有力部署。近几年,各地组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为兵支书淬火强能提供优质土壤,让身怀“绝技”的老兵在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传承领域大放异彩,引导老兵群体在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的新媒体、无人机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光发热,让人才“富矿”孵化出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老兵受尊崇、退役有发展是最好的征兵宣传。社会各界真正关心退役军人、培育退役军人、用好退役军人,对助力强军兴军、激励有志青年参军报国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