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度大项演训任务和年度军事训练考核结束,许多部队开始转入训练预备期,进行复训补训,针对演训和考核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弱项和漏训课目,重新编组训练,缺什么补什么,什么课目弱重点训什么课目。
复训补训是固强补弱、“回炉淬火”的大好时机,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单位和官兵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把这个练兵“黄金期”当成了休息“调整期”。有的官兵说,一年忙到头,终于可以放松歇一歇了,思想上有所懈怠,对待复训补训不那么认真;有的官兵只盯着年终考核课目重点训,放在强基础、补短板上的时间与精力较少;有的单位“雷声大雨点小”,复训补训动员时再三强调,具体组织时却消极保安全,按部就班应付了事;有的单位组织施训简单粗放、执行标准随意任性,想怎么训就怎么训,训到哪里就算哪里;有的单位把复训补训当作热身训练、调整训练,缺乏针对性,等等。
军人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预备期不是休息期,练兵备战更不能分淡季旺季,思想上懈怠一寸,战斗力就会下降一尺。“弛一机,万事隳。”未来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是一体化联合作战,战斗力链条上的任何一块短板、任何一个弱项,都可能引发“马蹄铁效应”,从而成为制约体系战斗力的“阿喀琉斯之踵”。未来战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合特性,决定固强补弱不仅是官兵个人的事、一个单位的事,更是关乎打赢未来战争的全局大事,切不可等闲视之。这就要求广大官兵要提高对复训补训的认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用打赢未来战争的标准和要求,一招一式抓好复训补训工作,自觉补短、主动补弱,力争短板不短、长板更长。这样,一旦上了战场,我们才能充分应对、赢得更多主动权。
练兵场上实打实,上了战场才能硬碰硬。为确保复训补训不打折扣、不留死角,应根据年度军事训练考核成绩以及官兵个人训练档案,区分共同课目和专业课目,打破建制壁垒和以往“一刀切”“一锅煮”的组训模式,对官兵进行重新编组,缺啥补啥、啥弱训啥。坚持一个课目一个课目地过,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抓,采取专攻精练、结对互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复训补训工作,确保每名官兵专业更精、体能更强,做到随时拉得出、顶得上、起作用。对于没有明显短板弱项的官兵,一方面可以结对帮助战友进行补弱训练,另一方面要为明年开训做好准备工作。
作为各级党委成员和机关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带头制订个人复训补训计划,深入训练场一线,全程跟训、参训,对重点、难点、弱点课目“回炉淬火”,立起鲜明的训练导向。同时,组织好复训补训督导检查和保障工作,成立训练督导检查组,深入训练场进行监察指导,做到训练过程有监察、训练质量有检验,确保训完一个课目、补齐一个短板。同时,抓好训练保障工作,尤其是安全保障,避免出现训练安全事故,影响复训补训工作。
复训补训,机会难得、弥足珍贵。广大官兵要端正态度,切实高度重视起来、迅即行动起来,把复训补训抓紧抓好抓实,提高质量效益,切实达到固强补弱、推进战斗力实现二次跃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