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山东省乐陵市万金河老人守护无名烈士墓四十五载

一句相托 半生相守


本报讯 于斌、张光勇报道:“他们当年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那么年轻就牺牲了,我不守着他们,哪天他们‘家’没了怎么办……”近日,“中国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万金河老人应邀走进山东省乐陵市人武部,深情讲述自己45年守护6座无名烈士墓的心路历程,让现场官兵深受感动。

时间拉回到1970年。那年,27岁的万金河就任乐陵市铁营村联办中学校长。交接工作时,老校长将一项特殊任务托付给他:“要守护好咱学校附近的6座无名烈士墓,不能让烈士受冷落。”对于这6座烈士墓,万金河再熟悉不过,他从小就是听无名烈士的战斗故事长大的。抗日战争年代,铁营村是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机关所在地。1943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军突然发动“扫荡”。我军400多人的队伍,最后只有10多人突出重围。战斗结束后,大部分烈士的遗骸被亲人带回老家安葬,只剩6位无名烈士就地安葬在铁营村。

烈士把生命留在了铁营村,万金河老人把心留给了烈士墓。从1970年到2015年,万金河几乎每周都会扛着铁锹到烈士墓转一转,除除草、添添土、陪烈士“说说话”。风里来雨里去,一晃就是近半个世纪。

“没有先烈,哪来咱们的幸福生活。”这是老人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也是老人守护无名烈士墓长达45年的信条。有一次,一位外地商人想搞特色养殖,打算在无名烈士墓附近承包一块土地。老人听说后,立即找到那名商人,向他讲述6位无名烈士的故事。了解故事始末,这名商人不仅变更了承包计划,每逢清明节还会带着家人来为烈士扫墓。

2015年6月27日,这6座无名烈士墓迁入冀鲁边革命烈士陵园,了却老人的一桩心事。万金河无比欣慰:“看到烈士的后事有了着落,我比谁都高兴。”

“只为半世纪前的一句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高阵地。添一捧土,土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是对先烈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岿然不动,一生无悔。”2015年,万金河老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道德模范”。老人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家人。2005年,孙子万光志主动报名应征入伍。

烈士有“家”了,但万金河老人守护烈士的步履未停。如今,退役后的万光志常带着老人到冀鲁边革命烈士陵园擦拭墓碑、祭奠烈士。“只要我能动,墓我会一直扫下去。”万金河老人如是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