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党的好声音传遍雪域高原

——青海省军区借助军地联教联育机制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


■马 富 李永军 肖治国

“老高原精神”主题展览馆建成了,青海省海北州香卡村牧民扎西才让成为第一批进馆参观者。看着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实物,聆听着一个个军民团结奋斗故事,扎西才让倍感振奋。他说:“看了‘老高原精神’主题展览,我想到了到村里帮扶的解放军。他们和老一代高原军人一样,都乐于奉献、赤诚为民。我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高原军民会更加团结,高原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

10月25日,青海省海北军分区联合地方多个部门组织360多名军地人员到“老高原精神”主题展览馆参观见学,引导大家通过回顾高原地区发展历程,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青海省军区政委衣述强表示,青海地区的发展变化是一代代高原军民携手拼出来、干出来的,“老高原精神”凝结在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中、蕴含在群众口口相传的故事中。结合身边巨变和熟悉过往去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让高原群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弄懂。

长期以来,青海省把以弘扬“老高原精神”为主题的国防教育作为铸牢人们“精神长城”的重要之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该省军区依托军地共建的国防教育阵地、骨干队伍和协作机制,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雪域高原。

海北军分区领导介绍,“老高原精神”主题展览馆是青海省军区依托海北军分区高标准打造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于今年10月中旬投入使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省军区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签署红色教育资源共享协议,免费向广大群众开放,同时提供团体预约免费讲解服务。

“红色纪念场馆陈列内容日益丰富,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足迹,也在反映时代进步;作用发挥日益多元,有的既是国防教育基地,也是党性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宣教基地。像‘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等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早已融入场馆解说和展板说明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游客。”青海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任马呈见表示。

近年来,青海省军区探索建立军地联教联育模式,建起富有高原特色的国防教育矩阵。他们将辖区原子城纪念馆、爆轰试验场等5处红色场馆列入国防教育共享资源库,并指导有关军分区与地方宣传部、教育局、党校等单位签订《军地联教联育协议书》,推动资源共享、场地共用、效果共促,让高原“国防大课堂”兼具开展国防教育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双重功能。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连日来,三江源头、河湟谷地、青海湖畔,青海省军区各级组建的藏汉双语宣传文化小分队深入雪域藏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果洛军分区领导介绍,青海省少数民族众多,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近50%。针对这一实际,青海省军区本级、8个军分区(警备区)和30多个(县、市、区)人武部组建藏汉双语宣传文化小分队。队员们平时负责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他们编排的《总书记来到我家乡》情景歌舞剧和微视频等,受到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如今,他们成为雪域高原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排头兵。

开展国防教育中,青海省军区与“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建立计划共商、好课共享、资源共用机制。当前,双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展开选题研究、组织专家解读等有关工作。

青海省军区司令员刘格平表示,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只有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做到学懂弄通,才能做理论明白人、实践带头人。在军地共建机制下,他们将努力为军地党员干部打造精品课程,助力他们吃透要义、掌握精髓,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