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场就是一场炮弹雨。
为尽快将命令送达前沿的6连阵地,入伍才一年多的黄继光一次次艰难穿越敌火力封锁区。画面中,一声声巨响过后,浓烟滚滚,炮弹炸开的石头树枝四处飞溅,折断的树干燃起大火,还有一张沾满黑灰的年轻脸庞。
网络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围绕黄继光参军始末展开,还原其报名参军、新兵集训、入朝作战直至牺牲的全过程。
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一部完全不用担心被剧透的电影。因为英雄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结局也已注定。但是,黄继光为何执意入伍,为何一定要堵枪眼,堵枪眼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或许还有人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有人质疑过“堵枪眼”的真实性。殊不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电影像一个沙漏,不断溜走的细沙像是黄继光行将结束的一生。每一帧画面,都是英雄生命的倒计时。
打不响的枪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干涉,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0月初,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值此危急关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对于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抗美援朝是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对于参与其中的将士而言,这是一次用生命捍卫祖国尊严的如虹征途。电影中,面对接兵干部的提问,应征青年黄继光回答:“我打小就挨饿受冻,这些都已经不新鲜了。但是我知道,我们刚刚解放,如果美国鬼子来了,我们的世世代代都要挨饿受冻。我怕的是这个。”
新训的日子,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欢乐时光。在“口令传递”“诡雷排除”等训练课目中,新兵的糗事不断,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因个子小、特能跑,黄继光被作为通信员进行培养,这让他情绪有些低落:“我参军是为了打仗。”看黄继光打仗立功心切,教导员李旭的批评略显严厉:“不是只有上战场打鬼子才是英雄。上战场不是为了立功,而是为了打赢。”这句话,黄继光听进去了。新训结束,那个说朝鲜在中国“右上边”的黄继光取得投弹第二名、射击第一名的好成绩。
《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可以用一种颜色来代表朝鲜的话,那一定是棕色。”上甘岭一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3.7平方公里的高地上,共投下190多万发炮弹,整个山头被削低2米。强烈的冲击波摧毁了所有地表防御工事,躲在坑道里的战士也遭受重创。1952年10月14日,敌军以每秒钟6发炮弹的速度,对我阵地进行狂轰滥炸,硝烟遮天蔽日。当幸存的志愿军战士回忆起那天,大家都说“那是个阴天”,其实那是一个晴天。
缺人缺炮缺弹药,是当时公开的秘密。影片中,黄继光手中的枪出现“双进弹”状况,前一发子弹的弹壳尚未排出,第二发子弹就已经进入枪膛,枪机复进不到位,导致无法射击。导演说,这个镜头并非有意为之,影片中使用的枪支多是有年头的老道具枪,故障率高。无心插柳的片段巧妙还原了当时的战场环境。两军对峙,志愿军战前储备弹药迅速消耗,武器因长时间高强度作战,损坏严重。张嵩山在《解密上甘岭》一书中这样描述:“九连副连长苗怀志利用战斗间隙检查武器装备……36支冲锋枪打坏29支,45支步枪打坏38支,6挺轻机枪打坏5挺。其中有挺机枪因为连续发射时间过久,枪管都弯了。”
毛主席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激战中,黄继光和李旭打完自带弹药后,纷纷捡起散落在坑道里的枪支。捡起一支,无法击发;再捡一支,还是无法击发。连续抓起四五支,都是打不响的枪。所有的志愿军战士,无一不是打光了枪里的最后一发子弹。
点不着的香烟
影片中,教导员李旭不仅是黄继光的接兵干部、新训教员,更是一起上阵杀敌的好战友。他像一缕光,指引着黄继光的成长方向。他教会黄继光:“躲炮弹时,身体别着地,尽量撑着点。不然会震伤。”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他提醒黄继光:“枪上的血,擦干净,不然用不了。”
李旭牺牲了,黄继光想给他点上一根烟,却未能如愿。第一根火柴,没着;第二根、第三根,还是灭了。有人说,是火柴头儿被鲜血浸湿了;有人说,是火柴头儿裹着的红磷被炮弹震碎了。
一根根划不着的火柴,点燃了黄继光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为夺取597.9高地,主动请求担负爆破任务的黄继光,决心用生命去赢得战斗的胜利。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段文字来自小学课文《黄继光》。
影片中,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的黄继光扑倒在敌重机枪枪口上,再也没能起身。子弹穿膛,打碎了他年轻的身体,也打碎了一个母亲的心。连长万福来后来回忆:“黄继光的遗体,前胸黑乎乎的,棉衣像火烧了一样,后背被打开拳头大的一个洞,身上已没有太多血迹。他为了完成任务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一幕,影片未添加任何特效渲染。在平静克制的镜头语言里,观众的情绪如火山爆发,如狂潮涌出。
影片还有个细节:看见黄继光往敌地堡方向移动,连长万福来准确判断了他的意图,并示意战士准备趁射界受阻的时机发起冲锋。
万连长为什么能够精准预判?因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太多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源自信仰。金一南教授说:“他们(美军)不理解一个长期被压抑的民族,最后在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时候,火山一般爆发的这种求独立求解放的精神。”
为了身后的祖国
这部电影加入了黄继光应征入伍的情节。1951年3月,征兵队伍来到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成为村里第一个应征报名的。
“他们要我了,我们明天就出发。”从应征报名处回家的黄继光和母亲说着话,眼睛低垂,不敢看母亲。
母亲邓芳芝愣了会儿,眼底漾起泪,却佯装高兴。她说:“参军光荣,参军光荣。”一遍说给儿子们听,一遍又像是在宽慰自己。她怎能不知“光荣”二字的分量。饭桌上,摇曳的烛光像极了此刻邓芳芝颤抖的心。就着窝头,她将哭声一起强咽下去。她担心,但又支持。因为儿子参加的是人民的军队,是要为老百姓打仗。
来到朝鲜,阵地坑道里的夜间生活,战士们除了休息、擦拭枪支,多是给家人写信。影片中,黄继光在战友肖登良的帮助下给母亲回信。前线虽苦,但黄继光在给母亲的信中写的全是希望:“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的生活,现在虽有苦难,是能够渡过去的。”他还向母亲保证:不立功,不下战场。
在朝鲜,志愿军战士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慧芳,这里一切都好,请你不必过分挂念,如今后勤保障事宜,总部尤为重视,我们吃得饱穿得暖”“二姐,弟的战斗很是顺利,望姐不要挂念”“林军同志,我们以六对二十四冲入敌人的机群,直接将敌人赶到海里”……
可是,在信里报平安的战士,没能平安回到祖国。
身处战场,个体异常脆弱,生死只在一瞬。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李旭,瞬间没了;拣拾完敌人的弹药准备返回战壕的赵克春,瞬间没了;前一刻还在把手榴弹挂到身后的吴三羊,刚起身就被击倒……
有人说,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总会想到最重要的人。黄继光在弥留之际看到了家乡,见到了母亲。背着行囊的他看起来还是那个少年,干净的脸,清澈的眼。如酥小雨一滴一滴落在檐下,站在院子里,黄继光从背后轻轻唤了一声:“娘。”邓芳芝回头,一步一步走上前,抚摸着儿子的脸,继而握起继光的手放在嘴边,哭着问:“我的儿啊,疼不疼啊?”这一句,喊破了观众的心。
影片结尾,呈现的是英雄母亲邓芳芝写给志愿军战士的回信。信件以独白形式展开,没有配乐,她念得有多隐忍克制,观众听得就有多伤心欲绝——
“当时,我身上像割了一块肉一样疼。但我知道,他为了多数人过幸福的日子,牺牲自己。他有志气。现在我走到哪里,人们都称呼我英雄的妈妈,光荣的妈妈,亲爱的妈妈。我失掉了一个儿子,现在却有千千万万个儿女……”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志愿军将士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
我想起艾青的诗句:“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致敬,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