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魏两国为争夺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先后展开5次大规模战争。前两次河西之战,魏国均战胜秦国,夺取并控制秦国东部的河西要地,对秦国构成巨大威胁。此后,秦国变法图强,为收复河西要地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
少梁筑城,稳扎稳打
三家分晋后,魏氏建立诸侯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氏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赵氏,东边是韩氏,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陕县和灵宝市附近地区)。在被诸侯国紧紧环伺情况下,魏国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强、不被其他诸侯国吞并,然后是打破封锁、向外扩张。为此,深具忧患意识的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使国家日益富强。渐渐地,魏国不满于此,想向西扩张国土,于是将目标锁定秦国东部的河西地区。
魏国要进攻河西,必先渡过黄河。这意味着魏国在粮草、物资的补给上将面临巨大困难。魏国没有贸然出兵,而是选择在黄河以西的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修筑城池,建立巩固的前进基地,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发觉魏国意图的秦国,随即发兵进攻少梁。两军在少梁交战,魏军击败秦军后,继续筑城备战。在经过充分准备后,魏军于公元前413年向河西秦军进攻,此为第一次河西之战。
魏军先是在郑地(今陕西华县西南)大败秦军,之后攻克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驱其民而占其地。之后,魏军攻克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陕西澄城南)并筑城。公元前409年,魏军再次伐秦,一直打到郑县(今陕西华州东),攻克河西之地的雒阴(今陕西大荔南)、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两城邑,并筑城屯兵驻守。至此,魏国全部占据原属秦国的河西之地,并在此设立西河郡,以吴起为西河郡守,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一带。
训练武卒,以少胜多
魏国攻克秦国河西之地后,得到进一步攻秦甚至灭秦的跳板,严重威胁秦国的安全。经过数年准备,秦国开始进攻魏国,试图夺回河西要地。公元前389年,秦国调集50万大军进攻河西重镇阴晋(今陕西华阴东南),秦魏第二次河西之战就此爆发。此战,魏西河郡守吴起率领5万魏军迎战,尽管兵力处于劣势,但魏军在战斗中迸发出强大战斗力,最终以少胜多击败秦军,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魏国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一场辉煌的胜利,源于吴起训练出的一支强大军队——魏武卒。
吴起担任西河郡守后,为加强魏国在这一地区的防御力量,开始着力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即魏武卒。对于魏武卒,吴起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据《荀子·议兵》记载,魏武卒能够“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对比春秋时期军队日行30里(一舍)的行军标准,魏武卒的机动性大大增强,这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同时吴起十分重视军队日常训练,“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结合魏武卒的日常装备可知,魏武卒士兵都是全能战士:既能远程发射弓弩,又可持戈列阵团战,还能用剑近身肉搏。
除军队日常训练外,吴起重视军纪,强调令行禁止、严明赏罚。对违反军令者予以严惩,对于有功者,吴起则给予重赏。在庆功宴会上,他使立上功者坐前排,用金银等贵重餐具盛装丰盛美味;立次功者坐中排,餐具饮食标准适当降低;无功者坐后排,只有普通饮食。此外,吴起还专门赏赐有功者亲属并抚恤阵亡者家属,以此激励士兵奋勇杀敌。另外,吴起关爱士卒,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据《史记》记载,吴起在行军时“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孙子兵法》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吴起这一系列做法,激励了士兵在战场上以死效命,使魏武卒成为“投之所往,天下莫当”的虎狼之师。
时移世易,战争演变
秦魏前两次河西之战,还反映出在时代变迁背景下战争形态的变化。一方面,步兵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春秋时期的战争以车战为主,但随着时代发展和战争地域的扩大,车战的弊端日益显现,一旦遇到崎岖的山地、泥泞的沼泽或险要的关隘,战车的作用便无从发挥,而步兵具有较高的机动性、灵活性。从春秋后期开始,步兵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魏国先祖魏舒在与山戎作战时,便为适应山地地形而放弃车战,改用步战,利用魏舒方阵取得战争胜利。吴起所训练的魏武卒,也属于重装步兵。此外,为配合步兵,魏国在武器方面也有所改进。当时,魏军所用长戟达二丈四尺,短戟也有一丈二尺,可以有效增加步兵方阵的杀伤力。吴起凭借这支强大的军队,创造了“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的骄人战绩。此后,步兵不再是战车的附属,而是成为各国主要作战力量。
另一方面,各国军队构成也发生显著变化。春秋时期,各国军队具有兵农合一的特点,战时为兵,平时务农。吴起的魏武卒推行了募兵制,对于入选者,魏国不仅免除其徭役租税,还赏赐田宅,使之免除后顾之忧,专心备战。因此,魏武卒在性质上已属于国家常备军。吴起以斩获敌军作为奖励条件,“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这也折射出作战理念的变化。此后,春秋时期的君子之战不复存在,战争越来越呈现出“杀人盈城” “杀人盈野”的景象。
相关链接
魏舒方阵
春秋晚期,晋国出兵攻打山戎,大夫魏舒为适应山地的环境,采取了放弃战车采用步战的方式进行作战。魏舒将5辆战车上的15人编为3个5人队,又将若干5人队与原有步兵混合,结成战斗阵形,将车战时由两、伍、专、参、偏组成的阵形,改为由前、后、左角、右角、前拒组成的步兵方阵。魏舒方阵的出现,代表车战向步战的过渡。此后,步兵日益成为战场的主角,步兵阵形的排布也成为后世兵家钻研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