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和田情缘


■邓玉姣

“天山雪峰巍峨屹立,塔克拉玛干大漠广袤神秘。塔里木河映着年轻的脸庞,玉龙喀什河让人着迷。和田与我们,已血脉相连……”一曲悠扬的《情系和田》,让我沉浸于幸福的回忆。身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援疆医疗队(以下简称“援疆医疗队”)的一员,我和同事们已经在和田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5个月。点滴记忆,伴着歌声荡漾心间。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022年5月8日,我们一行9人,在领队丁益强副主任的带领下,顺利抵达和田。19时许,走出机场,天空依旧透亮,阳光耀眼,空气里泛着些许燥热。

经历了方舱板房里单调规律的隔离生活,适应了南疆的干旱荒漠性气候,习惯了馕饼和烤牛羊肉的饮食,熟悉了老院区及新院区帮扶科室的医疗情况,我们便着手规划重点帮扶的具体步骤。

8月8日,和田县人民医院外二科的病房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是57岁的音乐家阿卜都脑部肿瘤手术后的第5天。他弹起心爱的都塔尔(维吾尔族的传统弹弦乐器),美妙的旋律在指间流转。一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动人心弦,引来掌声不断。

援疆医疗队主任医师陈晓雷,是阿卜都的主刀医生。听着悦耳悠扬的琴声,陈晓雷心情激动:“这是我少年时喜爱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虽听过无数遍,但今天是头一次听都塔尔演奏,非常动听!”其实,动听,不仅因为这是第一次听到都塔尔演奏乐曲,更因为这美妙的旋律是从术后5天的患者指间拨弹而出。

阿卜都的求医历程充满坎坷。他的肿瘤生长在左侧大脑半球(优势半球)深部脑室内,大小约3.2cm×3.2cm,且已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数月。阿卜都去省城求医,被告知手术风险高,术后不能再弹琴,还可能出现偏瘫等并发症。因担心“开大刀”后影响大脑功能和弹琴技艺,阿卜都一直犹豫不决,陷入两难境地:没有都塔尔的他和没有他的都塔尔,都将黯淡无光。阿卜都的家人四处打听,终于得知擅长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和脑肿瘤显微手术的陈晓雷,正在和田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便慕名前来。陈晓雷仔细查看病情资料,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耐心讲解可采取的治疗方式及效果。“微创”两个字,仿佛一束光,照亮阿卜都难以抉择的内心。

8月3日,陈晓雷给阿卜都做了电磁导航辅助微创脑部肿瘤切除术。仅用3个小时,经过直径仅为2.3cm的骨孔,将阿卜都脑深部的肿瘤完全切除。术后,阿卜都恢复良好。第5天,他弹奏出动听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我们用蓬勃的青春和崇高的信仰浇灌它。有时,万事不只有取和舍,还有双赢——阿卜都弹奏心爱的都塔尔,病房里的每一张面庞都笑容灿烂。

与死神的较量没有彩排

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和田,我们与死神的较量从来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分秒必争、生命攸关的硬仗,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没有人比手术台上的医生更希望患者活着”,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

“剧烈胸痛2小时,持续不缓解,大汗淋漓……”随着救护车鸣笛声由远及近,一场和死神的较量拉开序幕。一名29岁的男性患者,被紧急送至和田县人民医院。年轻的生命,上一秒还喜笑颜开,下一秒就被死神扼住了“咽喉”。

援疆医疗队副主任医师钱赓,快速明确诊断患者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迅速开启危急重症救治绿色通道。患者刚被送入心内科导管室,病情急转直下,出现室颤,意识丧失。钱赓立即给予电除颤。待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抢时间实施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多次发生室颤。此时的患者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其风险程度和手术难度,用“生死关头,命悬一线”来形容,并不为过。

手术台上,患者的生命被死神攥在手心。钱赓和心内科的医护们,竭尽全力从死神手中抢救他。历经40分钟,顺利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患者的室颤不再发作,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年轻的生命得以成功延续!

得知抢救成功的喜讯,手术室外的患者父母、妻儿止住哭泣,紧紧拥抱在一起。挂着眼泪的笑脸,无言述说着劫后余生的感激。手术室里,钱赓紧绷的状态得以放松,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一抹笑容,无声祝福着年轻患者的新生、一个家庭幸福的延续。

沙阿姨的幸福新生活

走路似脚踩棉花,无法正常低头、转头,常年双上肢严重麻木伴放射痛。这样的生活,年过50岁的沙阿姨已忍受了近5年。热敷、贴膏药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均未见效。病痛日复一日的折磨,让沙阿姨苦不堪言。

援疆医疗队的到来,让沙阿姨看到了希望。副主任医师王天昊考虑沙阿姨的症状为严重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因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建议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沙阿姨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又担心手术风险。王天昊耐心向她和家人讲解手术情况。“在和田,能有解放军专家帮我治病,是我的福报。”沙阿姨放下心理包袱,决定手术治疗。

入院、术前检查、术前讨论等有序进行,骨科的医护人员也很兴奋能在和田县人民医院开展颈椎前路手术:解剖结构复杂,存在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且术野小,为骨科高风险高难度的术式。沙阿姨幸运地成为手术的受益者——术后当日上肢疼痛、麻木症状明显缓解,第2日可下地活动,第4日顺利出院。

立竿见影的手术效果和恢复速度,让沙阿姨及和田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都惊叹高超医疗技术的神奇。回顾近5年忍受病痛的日日夜夜,沙阿姨眼眶泛红,感动落泪:“人民军医给了我新生活!”

是的,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就是幸福的新生活。随着援疆医疗队的到来,看病远、看病难不再是压在和田百姓心头的大山。

荒漠里生长出绿意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是每一位援疆人的“灵魂三问”。在对口帮扶超声科的珍贵时光里,我思考着,规划着,用行动践行这张答卷。

在了解和熟悉科室情况的过程中,很难想象县级医院从未经过超声医学系统教育和实践培训的他们,如何把繁杂的各系统超声工作拿下。他们给我看记录知识点的小本本,给我看曾经遇到的超声病例的报告照片,给我讲述从事超声工作的经历……我深切地理解了“未经他人苦,怎知他人难”,亦深刻地感受到责任担当。

除开设“超声周课堂”系列讲座外,我们还规范各亚专业超声模板、新增超声检查项目、开展超声报告质量点评、讲解会诊病例诊断思路、完善超声申请单注意事项告知,“配对”操作演练、“手把手”操作指导、“一对一”科研思维培养,致力于超声医疗质量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很快,阿迪莱医生第一次完成了下肢动脉超声检查,麦尔哈巴医生能扫查出肠套叠的典型超声征象,古海尔尼沙医生学习整理每一份超声报告的点评意见,阿提开木医生学会了制作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的PPT,努尔比亚医生勇敢地上台汇报肾脏疾病超声诊断,齐润医生认真收集科研病例的资料,阿提开姆医生耐心进行问卷调查……

援疆医疗队走在前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是我们的大后方。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中心领导、科室主任定期了解帮扶情况,从医疗仪器、耗材、药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沟通、协调和安排各项事宜,促进帮扶工作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开展。

虽然与当地部分百姓语言不通,但从诚挚的眼神、恳切的目光中,我能体会他们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对生命和健康的渴望。虽然我们这批援疆医疗队的帮扶时间只有半年,已然将自己视为新的和田人,关心医院发展,牵挂百姓健康。

身在和田,真正感受到遮天蔽日的沙尘的威力。但正如歌中所唱“我看见荒漠里生长出绿意”,一切都在创造更好的未来。我想起新学会的一句维吾尔语——亚克西,汉语意思是“很好,特别棒”。此刻,我想说:和田的明天,亚克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