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通明的纽波特钮斯造船厂,福特级航母二号舰“约翰·肯尼迪”号停放在干船坞中。船头下方的“红鼻头”格外醒目,它就是被称为舰船黑科技的“球鼻艏”。
现代舰船能够在风浪中高速前行,除了拥有较大的排水量和较高的航速外,与其采用的水下设计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球鼻艏的发明。
一般来说,舰船在水中航行的阻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水与空气的摩擦阻力,二是兴波阻力。所谓兴波阻力又名波浪阻力,是指舰船在航行时从船头到船尾兴起的波浪带来的阻力。通常航行速度越快,兴波阻力越大,高速船的兴波阻力占总阻力的50%左右。
减少兴波阻力的途径包括改进船型、加装球鼻艏或改变航行方式。其中,加装球鼻艏是减小兴波阻力的常见方式。同时,球鼻艏也增加了前部浮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舰艏的俯仰摇摆。
球鼻艏的军事应用始于20世纪初期。起初由于成本高、使用效果不理想未得到推广。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远洋舰船上才装备改进后的球鼻艏。
球鼻艏的存在,虽然能够提高舰船速度,但前提是舰船航行达到一定速度。如果船速太慢,球鼻艏的存在反而会增加摩擦阻力。因此,是否安装球鼻艏因船而异。远洋舰船多采用球鼻艏型设计。
球鼻艏也是声呐的理想安装位置。由于这里距舰艉螺旋桨最远,可有效减轻螺旋桨噪音对声呐和电子设备的影响。较大的球鼻艏内部能够容纳大功率声呐,提高舰船反潜能力。
此外,球鼻艏还是可怕的“大杀器”。美国海军“麦凯恩”号驱逐舰在新加坡水域与一艘商船相撞后,后者的球鼻艏将“麦凯恩”号驱逐舰舰体撞出一个大口子,使得“麦凯恩”号不得不返港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