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记,太感谢你们了!”8月23日,水泵隆隆作响,看着一汩汩清水注入自家储水罐,71岁的村民梅青华拉着湖南省安化县人武部副部长、清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光的手,不停地道谢。
连日来,这样的场景在安化县梅城镇清水村村民家中重复上演。烈日下,从20公里外运上山的10吨清水注满了村民家的储水罐,也沁润村民的心田。
7月以来,湖南益阳地区持续晴热少雨,位于安化县梅城镇的清水村更是40多天没下雨。逐渐枯黄的禾苗、龟裂的稻田和菜地,让黄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黄光带领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制订抗旱措施,并对村内水塘、山泉水、井水等进行拉网排查。他们通过村广播、消防巡逻车巡回广播、入户点对点宣传等方式,倡导村民节约用水。同时,提醒村民错峰用水,白天重点保障生活用水,晚上给农作物灌溉。在此基础上,他们想方设法从水源相对充足地方为用水困难区域调水。
为实时掌握旱情,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实行“包保到户、责任到人”。黄光和大家一起签订“军令状”:每3天走访一遍负责家庭,通过“走访一户、了解一片”,实现精准帮扶,保障村民基本生活生产用水。
尽管前期想了不少办法节水、调配用水,但由于持续干旱,造成溪水断流、井水逐渐干涸,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告急。
黄光心急如焚、四处奔波。最终,他协调水车,从梅城镇运水上山,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问题。村民居住分散,他们根据缺水严重程度,分片区送水。一辆水车一次运水10吨,给村民送完后剩下的水储存到水池,供村民自行取用。
生活用水暂时解决了,但农作物灌溉用水仍然是个大问题。“现在村里仅剩5个水塘有水。我们和水塘承包人协商,抽水补给受损严重的农田。”黄光说。
“尽管旱情尚未结束,但村民生活、生产用水的缺口得到有效缓解,未发生规模性农作物损失。”黄光说,“为村里挖水井、修复水渠已经纳入乡村振兴计划,工程实施后,有望彻底改变村民用水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