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艾陵之战


■于涌泉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的艾陵之战遗址现貌。

公元前484年,吴国联合鲁国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南)大败齐军,史称“艾陵之战”。此战是春秋时期规模较大、较彻底的一次围歼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吴齐大战

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为称霸中原,联合鲁、邾等国,分陆海两路进攻齐国,结果在琅琊海战中大败于齐。夫差并未死心,继续寻找机会北上。而齐国作为中原大国,被吴、鲁等国如此羞辱,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次年春,齐国为报复鲁国在前一年助吴攻齐,发兵攻打鲁国,却被鲁国击败。此时,鲁国已是吴国盟友,齐攻鲁给了夫差一个绝佳的出兵借口。夫差联合鲁国,再次发兵攻齐,在相继攻克博(今山东泰安附近)、赢(今山东莱芜附近)后,与齐军在艾陵展开决战。

此次大战中,夫差亲自统领中军,吴国上、下、右军分别由胥门巢、王子姑曹、展如指挥。齐军由执政国书率中军,高无丕率上军,宗楼率下军。战役打响后,齐国三军和吴国上、下、右军相继投入战斗,双方展开激烈厮杀。在双方战至筋疲力尽之时,夫差将此前一直养精蓄锐的吴中军投入战场。随着这样一支生力军的加入,已到崩溃边缘的齐军顿时兵败如山倒,吴军趁机掩杀,齐国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艾陵之战以吴国胜利而告终。

正和奇胜

吴王夫差在关键时刻出动预备队作为奇兵,成为这场战争最后的胜负手,这也体现了《孙子兵法》中“以正和,以奇胜”的思想。

在参战总兵力方面,吴齐两国相差不大。但由于吴国在此战中分为四军,与齐国传统的三军建制相比便多出了一支预备队。双方展开激战期间,胥门巢统帅的吴国上军首先向齐军发起进攻,被国书率领的齐国中军奋力打退。由于战事不利,吴国右军、下军以及鲁国军队相继投入战斗,齐国方面则三军尽出,分别与吴军上军及右军、下军和鲁国军队展开厮杀。另一方面,吴国中军始终按兵不动,静观战场局势的变化。激烈的战争持续了几个小时,双方均损失惨重,军队的体力和意志力业已到达崩溃边缘。

就在此时,夫差将吴国中军投入战场。在大战开始后,吴中军始终按兵不动,实际上成为吴国的“预备队”。此时吴齐两国的参战诸军均已筋疲力尽、难以为继,养精蓄锐的吴中军则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已成强弩之末的齐军。齐军未料到吴国方面还有这样一支生力军,顿时兵败如山倒。此役,齐国1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主要将领国书、闾丘明、东郭书等被俘,吴军缴获齐国战车800余辆,吴国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孙子兵法》指出:“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这句话有两方面含义。第一,要求兵家善于把握战场形势变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通过出奇兵以获得胜利。第二,“正”表示正常的,而“奇”表示多出来的一部分,因此这句话又可理解为在战争中以常规部队承担主要进攻任务,然后利用作为“奇”的预备队出奇制胜。在艾陵之战中,这两方面的解释都说得通,夫差巧妙地利用预备队,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最终打败齐军,取得战争的胜利。

大战之殇

从战场结果来看,吴国取得战争胜利,但从全局考虑,吴齐可谓两败俱伤,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

战败的齐国自不必言,10万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还丧失了800余辆战车。即使对于齐国这个“千乘之国”来说,这样的损失也是难以承受的。此战后,齐国急剧衰落,直到百余年后才恢复元气。此外,齐国的失利也给国内早已心怀不轨的田氏家族带来篡权的机会。春秋中期以后,田氏家族在齐国政坛崛起,渐有不臣之心。但此时国、高等家族在齐国仍有较大势力,成为田氏夺权的障碍。恰逢吴国伐齐,在齐国执政的田乞意图借此战削弱其他家族势力。大战来临,各大家族均需出兵,田乞有意使国氏、高氏大夫分别统领上军、中军,而来自田氏家族的田书、田子行仅担任中军将领,这样田氏家族出兵数量便少于国、高氏。此外,田乞明白与强大的吴国作战,齐军无论胜败都将损失惨重,因而鼓励田书等人奋勇拼杀,带动齐军与吴军血拼,使国、高等家族在大战中过度损耗自身实力,使得田氏可在齐国一家独大。事情的发展一如田乞所料,此战齐军大败,其他家族势力损失惨重,田氏彻底失去制衡,从而顺利实现“田氏代齐”。

战前,吴国为北上争霸投入很多,由于江淮之间没有天然水道,陆路北上极为困难,绕行海路则风险甚大。因此,夫差征发大批人力兴建邗沟以沟通江淮。邗沟建成后,夫差即率军沿邗沟北上,过淮河沿泗水北上伐齐。邗沟在短期内建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民众苦不堪言。此外,战胜的吴军虽俘获齐军800余辆战车,但由于南方地理条件限制,吴军以步兵为主,车兵数量有限,因而夫差将这些战车送给鲁国。可以说,吴国此战中并未收获任何实惠,反而因大战削弱自身实力。大战必有损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胜利,不仅自身损失巨大,有时还隐含着战略上的风险。吴国在北方过度耗损自身实力,无疑给此前死里逃生、卧薪尝胆的勾践提供了复仇的良机。

相关链接

预备队

预备队,指在军队作战部署中作为机动使用的兵力编组。其通常作为奇兵以实现战场破局、完成特定作战任务,或作为轮换者替换疲惫的前线部队。预备队随着战争的演变而产生和发展。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提出“斗一、守二”思想,主张以三分之一的兵力投入战斗,以三分之二的兵力作为预备队,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再决定作战任务。从10世纪开始,各国军队中普遍出现预备队,多由骑兵担任。18世纪后,随着火器的改进和散兵线战术的普及,预备队成为战场制胜的重要手段。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军进行的塔山阻击战和歼灭黄维兵团的战役中,预备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