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作家曾平标的长篇报告文学《向死而生》(人民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详尽梳理了湘江战役的整体脉络,描绘了红军将士拼死奋战的英雄壮举,呈现了八桂儿女赓续红色血脉、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当代篇章。这是一部氤氲着浩然正气的优秀纪实文学,引导读者走进历史深处,触摸岁月肌理,感受时代温度。
在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的关键节点上,历史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记。1934年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几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谱写了一曲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壮歌。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经此一战,红军开始在血的教训中认识到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正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精神标识,也是一个国家最恒久的价值坐标。湘江战役中浴血奋战的红军将士身上,充分彰显理想信念的力量。作为后卫师的红34师官兵在师长陈树湘带领指挥下,将生命置之度外,英勇杀敌,在中央红军身后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血肉屏障,为中国革命保留了“可以燎原”的火种,为红军主力赢得长征胜利的希望。这种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鲜明见证和生动写照。革命理想高于天,横扫千军如卷席。长篇报告文学《向死而生》以7个章节全景式还原8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血战,既是对湘江战役红军将士的追念与缅怀,也是对伟大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作品采用历史时空和现实情境相互切换的叙事结构,运用宏大历史场景与具体战斗细节互相交替的创作手法,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原则,将沉积于历史深处的血色记忆打捞出来,真切表达了八桂儿女对红军烈士的敬仰之情。作品以细腻笔触复原了诸多红军将士的英勇形象,如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团长韩伟跳崖取义、团长黄冕昌血洒虎形山,等等。
作者研读和查阅大量党史、军史、革命战争史和众多档案史籍、文献资料,包括地方志、文件、报刊、电报、信函等。为了增强作品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作者实地寻访众多红军后人、烈士遗骸收殓人员、遗址遗存保护者、党史专家以及当地村民,为撰写作品积累了大量权威素材。
“湘桂古道红军路,寸土千滴红军血;湘桂古道红军路,一步一尊烈士身;湘桂古道红军路,一草一木一英魂;湘桂古道红军路,一山一石一丰碑……”时至今日,桂北百姓依然心口传颂着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坚贞不屈、誓死抗争以及与当地民众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书中深情描写了铁匠粟传谅冒险救助红军、蒋姓村民一家五代守护红军墓、桂北百姓半个多世纪接续寻找红军烈士遗骸等细节。
没有众多红军将士的勇于斗争、向死而生,就没有新中国的山河锦绣、盛世繁华。历史是一面镜子,英烈故事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在回眸历史中重温不朽精神,不仅仅是致敬先烈,更是磨砺理想信念之基。红军将士视死如归、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红军将士的理想信念之光,必将生生不息,烛照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