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武干部是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合力推进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位列落实党管武装最末端,处于组织动员人民参战支前最前沿,站在主抓民兵训练第一线,必须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专武干部队伍。
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后,国防动员系统积极适应职能使命新拓展,大力推进练兵备战,落实军事斗争准备,“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大幅提升。基于国防动员系统职能使命,专武干部将在未来军事行动中带领民兵遂行侦察预警、动员支前、辖区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必须强化姓军为战的意识,树立实战实训的鲜明导向,健全完善训练奖惩机制,激发他们练兵备战的热情。
强化姓军为战的意识。专武干部是司职人民武装工作的干部,专门负责地方政府和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院校的武装工作,包括兵员动员、基层民兵军事训练及组织建设等,是不穿军装的军人,接受军队与地方双重领导。大多数专武干部在地方兼职,有些还是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加之地方事务多,个别专武干部练兵备战的意识不强。为此,应教育引导专武干部专司打仗之事,克服“平时用不着、战时用不上”的错误思想,专修打仗之能,强化“战争离我们很近”的紧迫意识、危机意识,以枕戈待旦、时不我待的精神带领基层民兵抓备战、搞训练,不断提高应急应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召得来、顶得上、起作用。
树立实战实训的鲜明导向。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实践,关键在于一个“实”字,训练不实打实,就会在未来战争中付出血的代价。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依据《民兵军事训练大纲》,从支援保障作战需要出发,根据使命任务,紧贴专武干部岗位职责、战位职能,常态组织专武干部参加使命课题专攻精练、实案演训,帮助他们掌握遂行支援保障作战、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军事行动的指挥流程、行动方案、协同方法,以演代教、以演带训。着眼未来战争呈现出混合战、总体战的复杂背景,从难从严构设专武干部训练内容,大力推进战训耦合、体系练兵、科技练兵,不断提高打赢本领。
借用地方优势实施科技练兵。作为联系军地的桥梁与纽带,省军区系统要善于利用地方人才、资源、科技优势,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创新训练理念、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训练质效。借用前沿技术成果,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专武干部训练辅助系统,通过对任职年限、训练成绩、身体素质指标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智能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建立远程训练管理系统,实现训练场景实时监控、训练教学远程指导等功能,推进专武干部军事训练远程化、可视化、透明化,使训练管理向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不断提高训练质效。
完善刚性约束的奖惩机制。军地协力联合制定出台专武干部军事训练考核标准、成绩评定办法、监察问责机制等,严格实行训练成绩“一票否决”制,成绩不达标不得在综合性表彰奖励中评先评优、不得选拔任用,连续多次考核不达标者,调整出专武干部队伍;对无故未完成军事训练任务、弄虚作假等情形,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既要大张旗鼓地奖励训练先进,又要敢抓反面典型,真正树起“训练好的吃香、训练差的受罚”鲜明导向,激发专武干部练兵备战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