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军功章、一件旧军装、一双皮手套……每一个老物件都见证着一段红色历史。6月以来,天津警备区充分利用辖区红色资源优势,在6个干休所分别组织为期一周的离休干部老物件巡展活动。用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方式,带领参观者了解老干部的革命故事,重温党史军史上的闪光瞬间,传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为强军兴军注入强大动力。
★亲历
老英雄忆烽火岁月
入伏以来,津沽大地气温不断攀升。和天气一样热烈的,是天津警备区河东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讲述革命故事的热情。笔者在离休干部老物件巡展现场看到,一条不到40米的乘凉长廊内,50余件老物件整齐陈列在展架上。有的老干部干脆自己当起“展架”,将军功章、纪念章戴在身上为参观者做讲解。
“这是二等功奖章。”今年91岁高龄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鹿生法,胸前佩戴着3排各类奖章,他指着其中一枚开始介绍。“1953年,我参加金城反击战,在敌人漫天的炮火攻击后,7人的通信班就剩我一个。那时就一个信念:死也要把任务完成!”鹿老撩起裤腿,露出满是疤痕的双腿。“那时腿受了伤也顾不上疼,就想快点完成送信的任务,因为耽误一秒都可能会有战友牺牲。”战斗结束后,鹿老因作战英勇荣立二等功。
展架上,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吸引众人目光。老干部黄宗德翻开衣角内衬,露出“黄宗德,山东荣成人”几个字,虽不工整却依稀可以辨认。“都没想着能活着回来,在衣角上写姓名是为了牺牲时战友知道我是谁,能替我向家里捎句话。”黄宗德说,参加渡江战役时,为了给后续部队打开攻击突破口,连长选派5人组成冲锋队,他就在其中。“这一笔一画写下的不仅是姓名,更是视死如归的信念。”认真聆听的河东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护师刘海燕感慨。
举办老物件巡展的消息公布后,老干部们纷纷拿出珍藏的物品。老干部于勤恺第一时间报名,表示巡展时要准备一份“大礼”。
南开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巡展的第一天,于老带着一个略有磨损的黑色小包来到展区,小心地取出一条白手帕和一双银筷子。两个普通的物品,因写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而意义非凡。
“1952年9月,祖国慰问团来到朝鲜战场慰问志愿军战士,在一个隐蔽的防空洞里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仪式。这就是当时的慰问品,它让我们感受到全国人民就在我们身后和我们并肩作战,极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于老向大家介绍。干休所干事张林蔚告诉笔者,于老现已将这两件藏品捐赠给干休所。
学习笔记、粮票、纪念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烽火岁月的记忆。巡展上,老干部亲临现场讲述自己的故事,不仅让参观者了解到一段历史,更让老物件承载的革命精神可亲可感可学。
★传承
青年赓续红色血脉
展出的是物品,讲述的是故事,传承的是精神。河北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结合巡展,推出“老带青”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中,老干部从身边青年医师、护师、司机等人员中选取一人签订互助书,一对一帮带。日常生活中,老干部结合自身经历为青年人讲述党史军史故事,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激励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奋斗。巡展中,青年人以主讲人身份向参观者介绍老干部的故事和受到的教益。
一次巡诊结束后,老干部杨培孝拿出一条满是划痕的棕红色皮带,向干休所护师王新讲述它的由来。“这是我在参加平津战役中新保安战役时缴获的一条国民党军官腰带。故事发生在国民党部队投降后,当时我们依旧保持高度警惕。为了抓住藏在暗处的敌人,我主动请缨带队仔细搜查,真抓到一名国民党军官。我将他的腰带解下绑住他的双手防止逃跑。因为抓敌有功,连长将腰带奖给了我。”
“这条腰带总提醒我,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严谨谨慎。”杨老叮嘱王新时刻保持严谨的作风,并将腰带捐赠给干休所。
干休所司机王世宽听说老干部闫农光有一张珍藏多年的黑白照片,工作之余便请教闫老。
闫老拿出一张高大骏马的照片,介绍道:“这匹马是1948年3月缴获的战利品。那时我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山西省天镇县,战士们冲锋至城墙下,城楼上敌军开始疯狂扫射,鲜血染红地面。我顺着城墙往上爬,距离上沿还有一尺多高、进退两难之际,战友将我托举上去。这匹马是进城后激烈的巷战中缴获的。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
听完闫老的讲述,王世宽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认识:“和平来之不易,我会倍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干好本职工作。”
巡展过程中,青年官兵、文职人员讲故事、谈体会。干休所护师李林聪讲述老干部姜锦文战斗间隙坚持写学习笔记,不断提升自我的故事;干休所医师崔国平讲述老干部戴有为的一个办公椅修修补补用了70多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作风的故事……
“由青年人讲故事,不仅有助于记录老干部的历史,还有助于他们学习老干部的优秀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干休所政委陈鹏超说。
★代述
儿女讲述父辈荣光
“从小就听这些故事,保证能讲好。”6月2日,老干部王云安的儿子王铁来到河北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会客室,申请担任讲解员。知道巡展的消息后,他便同行动不便的父亲商量,将珍藏的老物件拿出来,并代替父亲进行讲解。
6月15日,巡展第一天,干休所多媒体会议室内人头攒动。数个老物件展柜整齐摆放在四周,前来参观的官兵、文职人员、民兵、老干部家属和附近社区的居民围坐在中间。
王铁拿着一条满是补丁的毛毯走上台,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的父亲王云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使用过的毛毯。它跟了父亲大半辈子,父亲说它代表了军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品质。”战场上物资紧缺,这条毛毯既是防寒被又是“应急纱布”,有时还是包裹食物的“保温箱”。
王云安曾这样告诉王铁:“我们是去打仗的!打胜仗的!我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有条毛毯就已经很好了,没有什么条件可以讲。”
接着,老干部丛滋良的儿子丛国生从一块蓝色纱巾中拿出一支锈迹斑驳的深黑色钢笔,向大家讲述父亲1948年参加济南战役时的故事。“当时连长双腿中弹,我父亲想把他拖下战场,连长抓着我父亲大喊‘我是党员,死也要死在战场上’!父亲受到激励,拿起机枪奋不顾身往前冲。”听到这里,在场人员无不动容。“后来,连长被送进医院,我父亲因作战英勇被特批火线入党,介绍人便是他的连长。这支钢笔就是连长送的入党纪念。”
“我想讲讲父亲吉鸿昌的故事。”第一场讲解活动尾声,吉瑞芝老人走上台,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她从布袋中掏出一只瓷碗,小心翼翼地旋转着碗边,向大家展示上面的7个大字:“作官即不许发财”。
1931年5月,吉鸿昌率部驻守豫南潢川、光山一带。彼时,国民党贪污腐败,百姓流离失所。吉鸿昌有感而发写下“作官即不许发财”,表明自己为国为民的志向,并交给工厂烧制一批瓷碗送给部属。送碗时,他告诫说:“谨记作官不许发财,为天下的穷人办好事。人贵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还望诸位兄弟留心监督。”
为期一周的巡展,老干部子女讲解了20余件父辈老物件。“他们的讲解非常生动,有人情味儿,听了心里很受触动,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要向他们学习。”前来参观的河北区宁园街道赛园里社区居民刘凡说。
★铭记
数字技术光影留声
熠熠生辉的军功章、打满补丁的军大衣、掉漆变形的搪瓷缸……河东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将巡展现场设在荣誉室,并定制了一套以音视频为主的智能讲解系统。
“我们为已经去世的老干部专门设置了一个特殊展区。”干休所政委姚兴南介绍,他们开设智能展区,将老物件的故事用数字化方式呈现。
展柜旁,一位参观者静静注视着橱窗里的一张老照片,照片里是一双做工精美的咖啡色鹿皮手套。按下展柜上的讲解按钮,老干部王解宾生前的一段录音响起:“我是朱瑞将军的通信员王解宾,说起这双鹿皮手套,还有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1947年,王解宾开着吉普车送朱瑞将军一行到哈尔滨开会。当天异常寒冷,王解宾紧握方向盘的双手一会儿就冻僵了。朱瑞将军发现后让他在缓坡处停车,将手上戴着的鹿皮手套脱下来送给他,还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一定要戴上,不然手冻僵了我们就回不去家喽。”
“1948年,朱瑞将军在辽沈战役中牺牲后,父亲一直珍藏着这双手套。”这名参观者正是王解宾的儿子王佳国,他告诉笔者,父亲常对他讲述这段往事。
展厅中智能讲解系统的外设大屏上正在播放情景剧《大尉来自远方》。该剧讲述了一名解放军大尉军官休假时赴吉林看望妻子,刚下火车来不及休息,便同妻子下了工地。有人问他作为远方来客为什么不多休息一下,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客人,我们都是主人。”故事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的一篇新闻报道,主人公就是老干部邢云和他的妻子李远珍,这张报纸正是巡展中的一件展品。
今年,老干部邢云因病去世,李远珍受邀参观展览,第一次看到情景剧的她激动地说:“和那时候的场景一模一样!”
这是干休所推出的“往事故事”情景剧,以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为脚本,由干休所官兵、文职人员演绎。剧目保存在智慧讲解系统中,可以随时点播观看。
展览开始后,干休所特邀已故老首长的亲人朋友前来参观,让他们以特殊的方式缅怀亲人。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消防救援支队等多家单位慕名组织人员前来参观。
“老物件虽旧,其蕴含的精神历久弥新。我们要充分挖掘并讲好老干部红色故事,传承好革命精神。”天津警备区政治工作局干事王一峰介绍,他们收集整理了《追寻红色记忆》老干部故事集,发放至全区部队,并赠送给地方展馆和中小学。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张志强 王一峰
天津警备区休干系统现有177名离休干部,他们从战争年代走来,平均年龄93岁,语言表述能力和行动能力退化,从他们口述的历史中寻找故事线索并非易事,再挑出有故事、有意义的老物件,更是困难。
“首先需要做通老干部工作,摸清老物件的‘来龙去脉’,遴选出适合巡展的藏品,然后依托各所实际确定展览方式。”5月17日,在离休干部老物件巡展任务部署会上,天津警备区政治工作局老干办主任岳松辉提出办展思路。
为了方便开展工作,组建了展览筹备小组。刚开始,征集没有进展。“这些物品不仅是一件旧物,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对老首长而言十分珍贵。”河东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孟玮理解老干部的顾虑。由于老物件大多年代久远,容易损坏,老干部舍不得拿出来,担心有闪失。
“这件事我们必须支持,我来带个头!”老干部于勤恺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慰问品参展。“巡展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激励年轻同志接续前进,非常有意义。我还给其他干休所的老战友打了电话。”在于老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干部将自己的珍藏品拿出来,踊跃报名参加巡展。
这些老物件既有见证老干部光辉历史的军功章纪念章、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也有生活用品、收藏多年的老照片等。经过认真遴选,最终确定百余件老物件参加巡展。
“请一定帮我保管好。”老干部陈贤瑟一边将一本70多年前的军队理论学习笔记本交给工作人员,一边叮嘱。
为了消除老干部的顾虑,干休所工作人员积极协调地方专业策展人,请教老物件保管清理、陈列摆放、温湿度控制等问题,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拼接复原部分破损物件,装裱固定零散物品。同时,及时向老干部反馈维护情况,征求他们意见,让他们放心。
展品准备好了,谁来讲解?有的干休所身体健康、谈吐清晰的老干部较多,可由老干部亲自讲述,有的干休所则不具备这个条件。
老干部丛滋良对巡展工作格外支持,经常询问进度,但因行动不便不能到场参加。他向干休所工作人员提出建议,可由亲属代为讲解。思路一变天地宽,有的干休所动员老干部子女进行讲解,有的由熟悉老干部的战士讲述,有的依托科技手段进行演示。在常规展览的基础上,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条件,突出特色将巡展办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