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颗、2颗、3颗……整整60颗饱经岁月风霜的杏仁,装满一个小小的首饰盒。每一颗都承载着泰山般的分量——它们凝结着郑凤翠对丈夫穿越一个甲子的守望与深情。
郑凤翠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1923年10月8日。那是她和王尔琢喜结良缘的日子。幸福恩爱的生活只持续了短短3个月,王尔琢便告别家人赴黄埔军校学习。
这一走,成了王尔琢与亲人的永别。
王尔琢,在井冈山会师后担任红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4个月后牺牲在叛徒的枪口下。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视察筹建中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发现没有王尔琢的照片,专门交代工作人员要“千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正是在周恩来的关心关怀下,最终征集到一张王尔琢身着军装的照片。2009年,王尔琢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王尔琢从跨入黄埔军校起,便经常与共产党员徐向前、周士第、许继慎等人来往。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活动能力强,在周恩来等人的关心下,王尔琢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王尔琢留校任学生队分队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身先士卒、冒死冲锋,王尔琢卓尔不群的表现深受蒋介石赏识。蒋介石意欲拉拢王尔琢,想方设法劝他不要跟共产党跑,并许以高官厚禄。对蒋介石陷害共产党员的做法,王尔琢早已愤恨不已,对他的利诱拉拢更不为所动。
1926年,王尔琢参与国民革命军第3师的改编工作,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他参与指挥东路先遣军挺进江西、进军浙江、攻入上海。蒋介石派亲信以军长职位拉拢王尔琢,遭到王尔琢严词拒绝:“军长太小了,最好给个军阀。”蒋介石大为恼怒,遂密令逮捕东路先遣军中的共产党员。王尔琢脱险后,在中共上海区委领导下从事工人运动。
1927年7月,王尔琢接受党的派遣,赶赴江西九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不久,王尔琢率该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后,王尔琢随部队南下广东。10月底,南昌起义军余部整编成一个纵队,王尔琢任参谋长,与朱德、陈毅等率部转战闽粤赣湘边界,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武装斗争。为保存部队力量,王尔琢在战斗途中常常对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军中,他与战士们走在一起,或搀扶病员,或帮战士背包扛枪,一边走一边讲革命道理;为活跃气氛,他间或唱起家乡小调鼓舞士气。繁忙的王尔琢一连几个月顾不上理发,胡子也长得很长。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王尔琢带领伪装成国民党军的起义部队,开进湘南宜章县城。宜章县长不知真假,在县咨议局为他们举行接风宴会。酒过数巡,朱德落杯为号,起义军一拥而入,枪口对准县长、官员。按照预定计划,王尔琢率队包围养正书院,解除了县团防局的武装,打开监狱,释放在押的革命者和无辜群众。第二天,全纵队正式改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智取宜章的胜利,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同年4月,工农革命军第1师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4军),王尔琢任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
5月中旬,国民党军5个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进剿”。王尔琢率第28团和第31团一个营奔袭永新,在草市坳与敌一个团遭遇,经两个小时激战,将敌全歼。之后,一鼓作气攻进永新,再歼国民党军一个师部,击伤师长杨如轩。
6月下旬,国民党军又调集5个团,以第9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第四次“进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占领永新后,敌以主力3个团分左右两路进犯宁冈。王尔琢率第28团向进占老七溪岭制高点的国民党军右路两个团发起多次猛攻,将其击溃。随即直插龙源口,切断左路国民党军的退路,并协同第29团等部将敌一个团歼灭于龙源口地区。
战斗的胜利让红军名声大振,当地老百姓欢唱:“不费红军三分力,打垮江西‘两只羊’(杨如轩、杨池生)。”
8月中旬,王尔琢率第28团由湘南地区回师井冈山。25日,2营营长袁崇全胁迫、欺骗一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擅自脱离行军队伍,企图叛变投敌。针对这种情况,朱德主张派部队把袁崇全“打”回来,王尔琢则主张“喊”回来。王尔琢说:“我是他们的团长,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王尔琢率警卫排急奔追赶,终于找到袁崇全企图带跑的两个连。王尔琢乘机展开思想工作,高声喊话:“同志们别怕,我是王尔琢,快回来革命吧!”两个连的官兵又回到革命队伍中。而王尔琢遭袁崇全开枪射击,英勇牺牲,年仅25岁。
在为王尔琢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朱德高度评价了他为革命所作的贡献。会场悬挂着由毛泽东拟稿、陈毅书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
回顾王尔琢短暂的一生,革命不成、誓不还家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1927年初,王尔琢在北伐战争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北伐军攻克武昌后,王尔琢满心牵挂久别的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女儿,便给老家去信,要她们母女到武汉团聚。
不料,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革命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战功显赫的王尔琢成了被通缉的“中共要犯”。来不及在武汉等待妻女的到来,王尔琢紧急赶赴上海寻找党组织。郑凤翠带着幼女桂芳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武汉,满怀期待地找到他们相约的小屋,丈夫却音讯全无。在百般打听王尔琢消息无果后,郑凤翠带着女儿默默回到湖南老家。
王尔琢后来寻机来到相约之地,却是人去楼空。王尔琢满怀歉疚地拿起笔,给父亲写下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凤翠母女此次来汉,未谋一面,深为憾事。儿何尝不想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这是王尔琢的最后一封家书,亦是一封“托孤书”。
1988年夏,85岁的郑凤翠离开人世。家人清点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装满60颗杏仁的首饰盒。原来,得知王尔琢牺牲的消息后,每过一年,郑凤翠就留下一颗丈夫最爱吃的杏仁。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在守望那不曾兑现的团聚之愿。按照郑凤翠老人生前遗愿,家人把她安葬在年轻时和王尔琢经常游玩的青松岭下,正对着当年王尔琢离家远去的那条大路。她要继续这场未完的思念与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