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皋舟之战


■于涌泉

春秋中晚期,吴国青铜冶铸业的技术水平,以其著称于世的青铜兵器为标志,远超于中原诸国。吴国铸造的青铜兵器,以剑、戈、矛为代表,上面特有的几何暗花纹饰,堪称吴越兵器技术一绝。图为1987年出土于江苏丹徒谏壁新竹青龙山春秋墓的青铜暗花纹矛。

皋舟之战,是公元前559年吴国军队在皋舟隘道(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附近)大败楚军的一次战斗。吴军面对楚军的进攻坚守不战,在楚军撤军经过皋舟隘道时,对其发起攻击,大败楚军。此战反映了吴军精妙的战术运用,也折射出楚国渐渐落后于时代的军种与战法。

攻吴不下 中伏惨败

晋楚争霸构成春秋中前期诸侯争霸的主旋律,因两国实力相差无几,任何一方都无法取得压倒性优势,几次大战后逐渐形成相持之势。军事上的对抗无法让楚国元气大伤,晋国便开始从战略上对楚国进行压制。晋国将目光瞄向位于楚国东部的吴国,并采纳楚国叛臣申公巫臣提出的联吴战略,扶植吴国对抗楚国。申公巫臣携带部分战车来到吴国,向吴国士兵教授车战阵法及射箭之术。吴国冶铸技术发达,更兼有专业军事训练,吴军战斗力突飞猛进。申公巫臣还鼓动吴国反抗楚国。此后,吴国不断侵袭楚国东部边境。

公元前560年,吴国军队在楚共王病亡之际进攻楚国,发起庸浦之战,被楚国击败。吴国欲联合晋国共同伐楚,但晋国此时更急于出兵攻秦,因而拒绝吴国共同伐楚之请。公元前559年,楚康王趁晋无暇助吴之机,派令尹子囊率军攻吴,以报吴趁楚丧而伐楚之仇。面对楚国的大举进攻,吴军在棠地(今南京市六合县附近)坚守不战,楚军只得撤军回师。子囊见吴避敌不出,以为吴军已无一战之力,遂轻敌麻痹、放松警惕。怎料吴军提前在楚军回师的必经之路——皋舟隘道设下伏兵,楚军经过这里时,埋伏的吴军突然杀出,将楚军拦腰截为两段,使其前后无法互相救援。楚军猝不及防,大败奔逃,公子宜谷被俘。子囊仅率少数残部逃回国都郢都,临终前还忧虑吴国将成楚之大患,叮嘱必须加固郢都城防以备吴军来犯。

军种战法 亟待革新

楚军伐吴不仅攻城不下,还在回师途中遭遇吴军伏击而惨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楚军轻敌不备,另一方面反映出其战术战法乃至军种器械已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军种与战法亟待革新。

楚军自身轻敌是导致此战失败的重要原因。楚军攻城不克被迫退军无可厚非,但子囊的骄傲轻敌足以葬送全军。《孙子兵法》有言:“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子囊认为,吴军坚守不出是懦弱怯战的表现,因而在撤军过程中不加警戒,在进入地势险峻难行的皋舟隘道前没有提前侦察,最终遭遇吴军伏击,损失惨重。

皋舟之战还反映出车战已渐渐不适应战争需要。春秋中前期的车战,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交战双方在野外摆开阵型,对向冲锋。作战过程中,战车的冲击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车战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主要诸侯国位于中原地区,地形开阔,利于战车的纵横奔驰。随着吴国和越国的崛起,江南地区也加入主战场行列。这些地区河网密布,道路泥泞难行,战车和步兵的威力难以发挥。特殊的地理条件呼唤着一个新的军种——水军的出现,以弥补车战的不足。

此外,皋舟之战从侧面折射出进行军种战法革新的现实必要性。车战中,兵力多寡是左右胜负的关键。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诸侯国间的实力差距不断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弱势一方往往避免与强国进行野战,据城坚守成为最现实的选择。尽管《孙子兵法》中极言攻城之弊,但在这种情况下攻城也将是不得已的选择。车战阵型在攻城中并不占优势,战术战法乃至武器器械的革新成为必然趋势。

示弱骄敌 伏击致胜

对吴国而言,能够在皋舟之战中大败楚军,一扫之前被楚军击败的阴影,得益于战术策略运用得当。吴军先是通过主动示弱令楚军放松警惕,之后又通过伏击战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赢得了战争胜利。

得到晋国扶持,吴国虽在军事实力上有了长足发展,但仍与楚国有着明显差距。因此,吴军在面对楚军的进攻时,选择据城坚守。正如前文所述,攻城相较于野战难度无疑更大,加之楚军劳师远征,粮食物资转运困难,必然无法长期坚持。在这种情况下,坚守不战可使己方保证不败。《孙子兵法》指出:“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只有首先保证自身不被敌人击败,才有可能寻找有利时机击败敌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据城坚守不仅可以避免野战的风险,还能够起到骄敌的作用。在之前的庸浦之战中,吴军因轻敌冒进被楚军击败。次年双方再战,楚军不可避免会对吴军怀有一定轻视。此时吴军的坚守不战,恰好进一步助长楚军的骄傲情绪。从吴军暗中在楚军回师之路上设伏的操作来看,吴军的示弱正是有意为之,目的是通过骄兵之计使楚军放松警惕。这正是贯彻了“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的原则,为最终的胜利创造条件。

最后,吴军选择在楚军回师的险峻隘道上伏击楚军,可谓此战的点睛之笔。吴军示弱骄敌的同时,派人侦知楚军的撤军线路,从而选择其中的险峻地段提前设下伏兵,这充分显示了吴军在情报侦察和地形利用方面的成熟。正是得益于示弱、骄敌、伏击这一环环相扣的精妙战术,吴军得以战胜不可一世的楚军,在两国的争锋中赢得先机。

相关链接

伏击战

伏击战,指事先通过侦察地形和敌方运动规律,确立伏击的地点,设立伏击圈,并在附近隐蔽配置兵力和兵器,待敌或诱敌进入伏击地域,突然攻击的战斗。伏击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把兵力分为侧击、堵击、尾击三部分,以侧击为主,实行堵头、斩腰、截尾的战术。

用伏击战打击运动的敌人,常常可以用小的代价换取极大的胜利。纵观历史,春秋时期的崤之战、皋舟之战,战国时期的马陵之战,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木门道杀张郃等,都巧妙运用了伏击战的战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