鞌之战,又名鞍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89年。此战,晋国联合鲁、卫等国,在鞌地(今山东省济南市附近)大败齐国。晋国之所以取得胜利,与其缜密的战术安排、沉着的战场指挥和全军上下同仇敌忾分不开。齐国由于盲目自大,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
联齐不成,以战促盟
邲之战后,中原各诸侯国纷纷倒向楚国。晋国为挽回颓势,努力拉拢齐国。公元前593年,晋景公派大夫郤克出使齐国,邀请齐顷公参加晋国主持的诸侯会盟,以求两国和睦。然而,郤克因跛足遭到齐顷公之母萧同叔子的嘲笑。回国后,郤克请求出兵伐齐,晋景公没有同意。此后,齐国与楚国交好,出兵讨伐鲁国和卫国。鲁国和卫国派人前往郤克处请求晋国出兵。这一次,郤克成功说服晋景公伐齐。
公元前589年,晋国出动兵车八百乘,以郤克为中军将,鲁卫两国也出兵助战。农历六月十六日,晋齐两军在靡笄山(今济南千佛山)下相遇。在进行致师时,齐国大夫高固首先向晋军攻击,取胜后驾驶缴获的战车返回齐军营垒,炫耀道:“想要勇气的,可以买我多余的勇气!”
次日,两军在齐国的鞌地决战。战前,齐顷公鼓励齐军消灭晋军后再吃早饭,然后不等给战马披上铠甲,就带头向晋军发起进攻。齐军战马不披甲,更易受到晋军远程火力的杀伤,在车战的近战中很吃亏;齐军将士不吃早饭,没有及时补充体力,不耐久战,后劲不足。面对晋军全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齐军全线崩溃。齐顷公被裹挟着向后撤退。齐顷公的车右逄丑父为掩护国君,偷偷与齐顷公交换了位置。当晋司马韩厥追上齐顷公的战车后,逄丑父冒充齐顷公,假意让他取水,借机让齐顷公逃离。此战以晋胜齐败告终,齐国被迫向晋求和,与晋国结盟。
谨慎备战,沉着对敌
晋国在鞌之战中成功击败另一北方大国齐国,迫使齐国求和。晋国能取得如此战果,与其谨慎备战、沉着对敌密不可分。
齐国虽已失去霸主之位,实力仍不容小觑。当晋景公准备派战车七百乘伐齐时,郤克明确表示,这是晋文公与楚国在城濮作战时所动用的数量,而自己的能力无法与前辈大夫相比,因此希望增加兵力。这反映出郤克对待此战的谨慎态度。齐国是一个大国,且此次晋国需劳师远征,如果兵力不足,取胜的希望将大打折扣。《孙子兵法》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郤克尽管一直欲报受辱之仇,但在整军备战时始终秉持谨慎的态度,这无疑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另外,晋国选择的作战地点,不仅使自身处于有利态势,而且使齐国人丧失以逸待劳的优势,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效果。齐军闻听晋国发兵后主动退却,晋军首先进至靡笄山下与齐军对峙,齐军在致师中先拔头筹。次日,晋齐两军又在鞌地展开决战。两军在靡笄山下致师后又在一天之内移师鞌地决战。这些行动,无疑是在晋军的主导下进行的。一方面,晋国努力选择于己有利的作战地点,抢占有利位置;另一方面,消磨齐军在致师时积攒的士气,通过调动齐军使其失去主场作战以逸待劳的优势,可谓一举两得。
晋军的胜利,还得益于战场上晋军的同仇敌忾。战争开始后,郤克被箭射中,伤势严重。车御解张遂将战车的缰绳捆在左手上,用右手接替郤克擂鼓,并鼓励郤克道:“我们的战鼓和战旗是全军的耳目,您还是继续坚持吧!”郤克身为中军将,当然知道胜负的关键所在,于是咬牙坚持,拼力挥舞中军旗帜指挥进攻。晋军将士看到主将身先士卒、挥舞着旗帜带头发起对齐军的冲锋,于是纷纷向郤克靠拢,奋勇冲击齐军。齐军的阵线被晋军突破,全线崩溃。
盲目自大,縻军致败
齐国低估了战争的难度,与晋国的小心谨慎形成鲜明对比。齐顷公在指挥作战时盲目自大,昏招迭出,不仅使齐军大败,还差点被晋军抓住。
首先,齐顷公未能充分利用主场作战优势。从靡笄山下致师,到次日鞌地决战,结合双方军队运动情况看,晋军在靡笄山采用了故意示弱,主力迅速东移,最终把齐军引诱到鞌地,在这里进行决战。频繁的移师,无疑将使齐军丧失以逸待劳的优势。《孙子兵法》指出:“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齐国在本土作战,原本处于“佚”的优势,但在晋军的调动下反成为“劳”的一方。齐顷公在这一过程中无所作为,使齐军陷入劣势。
其次,盲目自大是齐国在此战中的又一大败笔。交战前,齐顷公低估了作战难度,认为齐军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击败晋军,于是要求齐军“灭此朝食”。从靡笄山下转移到鞌地的齐,本就军疲惫不堪,加上未进食便直接作战,导致齐军后劲不足,被晋军反杀。“夫战,勇气也”,尽管勇气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仅有勇气远远不够。一旦恃勇而骄,勇气反会成为战争的拖累。
《孙子兵法》有云:“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齐顷公在此战中的表现正是如此,战前未能进行详细规划,扬长避短;作战时盲目自大,不知进退。可以说,正是齐顷公的“縻军”行为,导致了齐国在鞌之战中的惨败。
相关链接
致师
致师,是商周至春秋时期常见的军礼之一。指双方军队在正式交战前,各自阵营派出勇士进行比试。这种比试,带有观摩和演习的性质,获胜一方的士气将得到极大鼓舞。致师也可表现为一方阵营派出勇士,冲向敌方阵营发起挑战。根据《史记》记载,商朝末年的牧野之战中已有致师行为。春秋时期邲之战中,楚军突遣许伯、乐伯、摄叔架单车向晋军阵营发动攻击并全身而退,同样属于致师。致师,反映了先秦时期贵族战争重礼法的特点。战国以后,致师行为显著减少,到后来乃至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