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全国军供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吉安市军供站站长肖杰在该站工作的第32个年头。了解肖杰,不妨从两个镜头开始:
——操作间设施老化、进风漏雨,有的炊事员需冒雨作业,出锅的食物不一会儿便没了热气;
——着装整齐的军供人员,驾驶性能先进的保温送餐车,跨区机动100多公里,保障部队官兵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第一个镜头是肖杰上任伊始面对的困境;第二个镜头是他目前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实现军供站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变,他带领全站干部职工从细节入手,一点一滴夯实为兵服务的工作基础。
该站紧邻吉安火车站,为确保信号传输不受影响,火车站附近建筑层高受到限制。很多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军供站难有大作为。出乎大家意料,仅有二层的军供小楼建得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不仅能够保障500人同时就餐,而且还可保障官兵休息、淋浴、健身。
对于烹饪操作间这个“主阵地”,肖杰更是下足了“绣花功夫”:生食熟食操作区用半面墙隔开,既利于卫生,又方便操作;排水明沟加盖不锈钢防鼠板,所有下水管道安装防鼠扣;数把水枪挂在墙上,随时冲洗灶台和地面,明厨亮灶之间闻不到一丝异味……
肖杰一家三代人从军,他深知部队官兵长途拉练风餐露宿的辛苦。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吉安市军供站做到了“四个一样”:过往部队人多人少一个样,不因人多任务重而降低标准,也不因人少影响小而随便应付;过往部队交纳的伙食费标准高低一个样,采取本站补贴的办法补齐差额、提高标准;保障任务时间长短一个样,时间长的耐心耐烦,时间短的启动应急预案、快速服务;白天晚上一个样,确保全天候24小时保障官兵不断线。
外送盒饭保证5菜1汤,而且力求是热菜热饭热汤。“科学实验证明,一个人连续两天不吃热食,体力会大幅下降。”肖杰告诉笔者,以前遇有大项热食前送任务时,仅装盒饭就要将近1小时,很难保证饭菜都是热乎的。为此,军供站专门购置了打饭机,每台打饭机10分钟可装300份盒饭;购置了2台保温送餐车,可同时前送1000份盒饭。
吉安市军供站还自筹资金70多万元,在江西省率先用上“智慧厨房”系统。“依托这套系统,不仅烹饪效率大幅提高,而且供应的菜品更加丰富。”该站副站长陈菁介绍,从部队的反馈中他们了解到,官兵们对该站提供的吉安炒粉、荷包鱼、烟笋烧肉等特色菜,以及精致的包子、现磨的豆浆等家常饭念念不忘。
一次,该站同时担负高铁站、野外驻训点、本站3个点位的保障任务,人手不足的问题凸显。“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深入推进,军供系统的任务日益繁重,必须想办法扩大队伍、加强力量。”
大家以为,肖杰会参照其他单位的做法,招聘几名临时工解决问题。没想到,该军供站的主管单位——吉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门为此发了“红头文件”:成立军供应急保障分队,队员由局机关5名从事过膳食制作的人员组成,并强调“遇有重大任务时,全局干部职工均作为军供保障预备队共同上阵”。
“拥军支前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肖杰告诉笔者,近年来,他利用多种场合,大力宣传“全民国防”理念,赢得主管单位以及卫生防疫、物资供应、交警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一旦受领军用饮食供应任务,吉安市不仅可以快速完成膳食制作,而且能够及时送达指定地点,为部队练兵备战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