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发生于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是晋国联合秦、齐、宋等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大败楚国及其盟国的一次经典战役。此战不仅成就了晋文公的中原霸主地位,更因其精妙的战术谋划被后人津津乐道。
首伐曹卫,智联齐秦
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内乱,霸业中衰。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之后,楚成王联合陈、蔡、郑、许等国攻打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
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楚国成为晋国谋夺霸业的最大障碍。另外,晋文公在外流亡时,曾受宋襄公礼遇,因此救宋有了图霸与报恩的双重意义。可救宋绝非易事。首先,楚国联合诸盟国共同征讨宋国,在实力上晋国明显处于劣势;其次,晋国若直接劳师远征宋国,楚国则以逸待劳,对晋国十分不利;最后,晋国救宋必然途经楚国的盟国曹、卫两国,一旦曹、卫两国出兵助楚,晋国将腹背受敌。
对此,晋国大臣狐偃提出一计,即不直接救援宋国,而是首先攻打与晋国相邻的曹、卫两国以吸引楚军救援,从而解除宋国的危机。晋国攻下曹、卫两国后,让宋国送厚礼给齐、秦两国,请他们出面与楚国交涉,可楚国仍拒绝退兵。晋国便趁机联合齐、秦两国共同对楚作战。
退避三舍,乱敌军心
面对晋、齐、秦三国强敌,楚成王心知继续攻宋,势必对楚国不利,于是准备撤军,楚国令尹子玉却坚决请战。子玉派使者告诉晋国,只要晋国使曹、卫两国复国,楚国就释宋之围。晋文公听从先轸建议,私下与曹、卫两国交易,在其与楚国公开绝交的情况下允许两国复国,同时扣留了楚国使者。子玉得知后恼羞成怒,率军进逼晋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军,晋文公令军队“退避三舍”,即后退九十里。后世不少观点认为,晋文公此举是为履行对楚成王的承诺。昔年,晋文公流落到楚国时,受到楚成王高规格接待,曾许下诺言:日后若两国刀兵相见,晋国定当退避三舍以谢楚成王款待之情。不过,若仅将晋军的后撤视为践诺之举,未免流于表面,事实上,避敌锋芒、乱敌军心也是晋国的策略。自古出兵作战,有正当理由,士气就强盛,若师出无名,就会士气不振。晋文公曾许诺退三舍以避之,若晋军忘恩失信,那就是理亏,楚军就理直,从而士气高涨。若晋军退避后,楚国仍不撤兵,那就是楚军理亏。晋军退避后,占据了道义优势,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而子玉则错误地判断晋国未战先怯,强令楚军追击,致使楚军人心浮动,士气大受影响。
虚实相生,战场致胜
两国军队在城濮驻扎后摆下阵势。晋国共出动兵车七百乘,分上、中、下三军。楚国也是三军,子玉亲自统率中军,子西统率左军,子上统率右军。楚国盟国陈、蔡两国军队附属于楚国右军。晋国发现楚军的阵型存在中军较强、左右两翼相对薄弱的问题,于是决定采取先击侧翼、再攻中军的战术。
战争开始后,晋下军首先向楚军右翼的陈、蔡两军发起冲击,晋军战马蒙以虎皮,使得陈、蔡两军战马受惊奔逃,阵型大乱,楚军右翼溃败。与此同时,晋上军狐毛令所部竖起旗帜佯装后退,下军栾枝令所部战车在本方阵后拖拽树枝奔驰,共同造成晋上军溃退的假象,引诱楚军追击。骄狂的子玉果然上当,令楚左军全力追击。楚左军的冒进使其侧翼暴露,晋中军对楚左军进行侧面拦截,晋上军则掉头夹击楚左军。楚左军两面受敌大败。子玉见楚左右两军先后溃败,下令中军停止进攻,退出战场。此战最终以晋国一方的全胜而结束。
回顾城濮之战的全过程,晋国的每一步胜利,都与充分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作用、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分不开。从最初进攻曹、卫的策略,到此后退避三舍的乱敌军心,再到战场上马蒙虎皮、诈败诱敌的虚实相生,晋国在策略运用上环环相扣,致人而不致于人,将楚国一步步引入彀中。反观楚国,在战术运用方面则明显相形见绌。首先,子玉作为主将盲目轻敌,不仅在形势不利之时强行请战,还在战场交兵前发出“今日必无晋矣”的狂言,可谓骄兵必败。其次,子玉将精兵集中于中军,对两翼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楚军整体阵型失衡。最后,在交战过程中,楚军战术不够灵活,被晋军牵着鼻子走,右军的乱局没有得到及时补救,左军又轻敌冒进陷入包围,最终两翼先后溃败。
相关链接
表里山河
表里山河,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最早用于形容晋国(今山西)境内大山大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展开中原争霸大战前,晋国大臣狐偃劝说晋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战败,凭太行山与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于是,晋文公决定依据地势而进攻,最终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
晋国谋臣在战前对表里山河的强调,从侧面反映出在春秋时期诸侯国已关注到“地利”对战争的重要影响。诸侯国将地理条件作为各国建关筑城、战场选址等方面的重要考量内容,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