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北口路东侧有一坐北朝南、外垣门西向,始建于清代的寺庙,名为福佑寺。1919年12月,为反抗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暴虐统治,取得全国各地支持,毛泽东担任赴京代表团团长,带领30多名湖南青年来到北京的福佑寺,在此创办平民通讯社,开启了一段奋笔疾书,奔走呼号的燃情岁月。
1918年,北洋政府任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兼省长。张敬尧上任后,在湖南实施暴政,纵兵抢掠,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掀起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浪潮。在湖南,以张敬尧为首的反动势力加紧对青年学生请愿、游行活动的镇压,引发当地极大的反抗情绪。6月以后,湖南各行各业的工人,就曾多次罢工。
1919年8月,张敬尧指使部下查封了由毛泽东担任主编的《湘江评论》,强行解散湖南学联,这也成为“驱张运动”的导火索。12月2日,湖南各界举行焚毁日货示威大会,但被张敬尧使用武力驱散,许多民众因此受伤、被捕。这一事件更激怒了湖南人民,一个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开始了。毛泽东等人立即组织全省青年学生总罢课、总罢教,发出“张敬尧一日不去湘,学生一日不复课”的强烈呼声。此后,毛泽东领导新民学会和进步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借助新闻舆论对张敬尧进行讨伐,将其驱逐出湖南。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毛泽东等人决定组织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上海、武汉、衡阳、常德、广州等地作请愿活动,公开揭露张敬尧的罪行,争取全国各地的支持。
各路代表团于12月上旬陆续出发。12月18日,毛泽东率领的驱张代表团抵京。随后,经过多方协调,代表团领导组建了 “旅京湖南各界联合会”和“旅京湘人驱张各界委员会”,在湖南会馆、福佑寺等多个地点开展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为进一步制造声势,毛泽东以彭泽相、罗宗翰、张怀等人为骨干成员,在福佑寺创办了平民通讯社,自任社长。这里宁谧清幽,不易引起外界怀疑,交通也十分便利。通讯社的办公室就设在福佑寺的正殿,长条香案就是他们的办公桌,代表团白天外出活动,调查访问,晚上整理材料,撰写和邮印稿件。
12月22日,平民通讯社开始向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重要报社发稿。这些文稿语言犀利,内容针砭时弊,主要是声讨反动团体“旅京湘事维持会”的黑幕,揭露张敬尧在湖南犯下的罪行,争取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12月28日,北京驱张代表团在湖南会馆大戏台前召开“湖南旅京各界驱张大会”,与会者驱张热情高涨,打倒军阀态度十分坚决。
在福佑寺的日子里,毛泽东不仅亲自处理通讯社的大量文稿,还撰写了多篇气势磅礴的宣言、通告。《湖南请愿团详记》《张敬尧私运烟种的大破获》《张敬尧罪状大纲》等檄文,强力抨击了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对张敬尧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当时,北京《益世报》、天津《京津泰晤士报》、上海《申报》、武汉《大陆报》等几十家报刊都刊用过平民通讯社的文章,并发表社论时评予以支持,迅速形成强有力的倒张舆论。
1920年4月,毛泽东离京南下,5月5日抵达上海,为驻沪驱张代表团创办的《天问》等报刊撰稿。6月初,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和湘军谭延闿、程潜的武力威吓下,张敬尧迫于形势,最终离开湖南,驱张运动取得了胜利。
驱张运动是毛泽东第一次独立自主发动和领导的、在全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政治运动,显示出毛泽东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彻底的革命精神。这是毛泽东的第二次北京之行,在此期间,他深刻认识到舆论力量的重要性,还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为向马克思主义转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如今的福佑寺依然矗立,它既是毛泽东追求真理和革命理想的重要驿站,又是毛泽东革命新闻实践活动的见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