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几年前,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受到读者的喜爱,将读者的思绪带回风起云涌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是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同时改革与日益频繁的争霸战争并存也不容忽视。兵器、阵法和战术由此不断革新,一系列兵学著作也集中问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本版从本期开始推出“春秋战国 韬略兵戈”专栏,解码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领略古人的智慧和谋略。
繻葛之战,发生于公元前707年,是郑国军队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大败东周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郑国军队在此战中采用的新型战阵——“鱼丽之阵”,使中国古代车阵战法逐渐趋向严密、灵活,有力推动了古代战术的革新和演进。
交战背景
公元前806年,郑国被分封立国,其君主郑桓公姬友为周厉王幼子,与周王室关系亲近,因此被委任为司徒,主持周室中枢大政。公元前774年,郑桓公将郑国由关中地区迁移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使郑国得以发展。到郑庄公时期,郑国竭力扩充领地,侵伐诸侯。随着政治、军事实力的增长,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变得倨傲不羁,无视天子权威。周平王对此十分不满,欲以虢公忌父平衡郑庄公的势力,郑庄公得知后心生怨恨。周桓王即位后,将郑庄公卿士之权部分转移到虢公林父。作为报复,郑庄公不仅于次年派军队收割了王畿之内的麦子和稻禾,后又与鲁、许等国擅自交换土地。郑庄公一系列挑衅行为终于使周桓王忍无可忍,为维护王室尊严,周桓王亲率王师并征调陈、蔡、卫等国军队联合讨伐郑国,郑庄公则率军迎战东周联军于繻葛。
“鱼丽之阵”
此次战役,东周联军在数量上远超郑国军队,占据有利局势。战前东周联军的部署为:以虢公林父指挥右军及配属的蔡、卫两国之军,周公黑肩指挥左军及配属的陈军,周桓王亲自指挥由周军主力组成的中军并为三军统帅。郑国大夫子元认为,陈国刚刚经历内乱,军队士气低落,蔡、卫两国军队战斗力也有限。为此,他建议先攻打东周联军力量薄弱的两翼部分,造成其左、右军混乱而败,待左右翼取胜后,三路军队集中兵力合击实力最强的周中军。这一建议得到郑庄公的采纳。
这一计策带有一定风险性。它要求在左右两军集中足够的战车,这会使郑国中军力量相对薄弱,一旦无法抵挡周中军的冲锋,将导致全局溃败。为此,郑庄公又采纳高渠弥的建议,在排兵布阵时改变步兵的惯常配置,不再将步兵配置于战车之后,而是以伍(5个人)为单位,分散配置于每辆战车的左右两侧及后方,填补战车之间的缝隙,形成步兵与战车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前后照应的阵形。根据这一思路,郑国军队在战场上创造出“鱼丽之阵”。这一阵型呈一个倒“品”字形分布,犹如鱼队,左右军两个方阵居前,中军居后。“鱼丽之阵”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车战中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队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杀伤敌人。
战争开始后,郑国大夫曼伯率领的右军和祭仲指挥的左军向东周联军的左右两翼发动攻击。其左翼陈国军队一触即溃,右翼的蔡、卫两国之军也很快败下阵来。郑国中军,虽然承受着周中军进攻的压力,但“鱼丽之阵”显示出的优势,使周军战车在机动性和灵活性上受到很大限制,进攻效率大打折扣。郑国左右两军在取胜后,迅即加入对周中军的合击。周中军三面受敌,就像是进入捕鱼器的鱼儿,无法逃脱失败的厄运。大败后撤时,周桓王被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肩膀,负伤而走。繻葛之战以东周联军大败,郑军获胜而告终。
时代缩影
此役郑国大胜后,周王室威信扫地,脸面全无。继郑国之后,齐、晋、楚、秦等大国先后兴起,诸侯争霸战争风起云涌,真正开启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代。《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争中,伐谋、伐交与伐兵成为各国博弈重点,而繻葛之战,无疑开时代之先河,也可视为春秋战国几百年战争缩影。
郑国军队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根本原因在于伐谋、伐交、伐兵综合博弈的胜利。首先,在国家大战略方面,郑庄公一方面积极开拓领土,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在处理与周王室关系方面理性克制,没有意气用事。郑庄公的隐忍克制避免了郑国过早与周王室正面较量,为发展自身实力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奠定了日后击败东周联军的基础。其次,在外交方面,郑庄公采取“远交近攻”之策,联合距离较远的齐、鲁等大国,不仅有利于自身对外扩张,更使得在周郑交兵之时,这些国家没有参与王室的反郑同盟,大大缓解了自身的军事压力。在军事战场上,“鱼丽之阵”主次分明、梯次攻击,具有灵活高效的优点,其战术精华也被后世所继承。一百余年后的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军队也遵循了先击破两翼、最后合围中军的思路并取胜。正是伐谋、伐交、伐兵方面综合博弈的成功,为郑国敲开繻葛之战胜利的大门。
相反,周王室则接连在战略和战术方面犯错,最终酿成败局。在战略方面,面对野心勃勃的郑国,周王室一开始没有未雨绸缪,及时遏制郑国势力的崛起,在郑国崛起后又轻率开战,可谓进退失据。在外交方面,周王室未能成功笼络实力较强的诸侯以制衡郑国,其联合的卫国新败于郑国,国力受损;陈国政局动荡,军无战心;蔡国实力弱小,于事无补。在战术方面,与郑国军队相比,东周联军战术与阵型呆板、僵化,不能灵活变通。所以,即使东周联军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也难以挽回败局。
相关链接
车战
夏商时期起,车辆开始应用于战争。随着生产力进步,大规模制造战车具备了物质技术条件基础。春秋时期,车战已成为诸国战争的主要形式之一,战车也成为衡量各国国力的重要标志。人们常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来形容当时的诸侯强国。“乘”是基本的作战单位。一定数量的车兵和步兵合称为一“乘”。就车兵而言,春秋时期普遍的配置为:战车上配备武士3人,御者居中驾车;左为甲首,持弓主射;右为戎右,持戈、戟等长兵器进行格斗。战车后面还配有一定数量的步兵配合战斗,具体人数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情况不尽相同,到春秋时期,步兵数量普遍增加到72人。
战争中,战车只有排成一定阵型,才能充分发挥进攻或防守作用。春秋时期,诸侯国间战争的规模有限,以战车编队所组成方阵的冲击战为主,方阵对向冲锋,战车交错,短兵相接,往往一次冲击便可分出胜负。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场地形日益复杂,战车越来越难以满足各国战争的实际需要,其地位逐渐被步兵和骑兵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