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域新质,打赢路上展新羽

——新时代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闻观察之三


■本报记者 王京育 路波波

资料整理:王京育 制图:扈 硕

荧屏腾“硝烟”,“云”上有较量。

伴随急促的键盘敲击声,电脑荧屏上的“对战”异常胶着。中国科学院某云计算中心和多家互联网企业的技术骨干,正在进行一场新质民兵分队夺旗对抗赛。

这是省军区系统提升新域新质战斗力、加快民兵力量体系重构重塑的一个镜头。新时代的战鼓催征。如何让民兵建设搭上科技快车,把科技力转化成战斗力,是摆在国防动员系统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聚焦向战为战,各省军区积极探索,在科技底蕴深厚、实战潜力充足的新领域编建民兵分队,一支支部队有需要、地方有潜力、打仗离不开、应急作用大的新质民兵分队陆续入列。

这道必答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更优选择”。一支支新质民兵力量在打赢的路上砥砺前行。

新力量·新突破

依托科技力编出战斗力

五月塞上,阳光正好,练兵正忙。

今年民兵整组伊始,大数据、无人机、气象水文等新质民兵分队亮相贺兰山下的一处处整组现场。

硕果源自耕耘。近年来,宁夏军区先后在全区10余个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挂牌成立基层武装部,在园区培植编建新质民兵的沃土,常态挖掘潜力,提前“锁定”兵员,依托基层武装部开展高质量编组。

“时代之变、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呼唤高素质民兵。”该军区领导对此深有感触,高新技术领域蕴藏巨大的动员潜力和资源,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编建新质民兵分队、预征预储高新装备,不仅能够节约建设成本,还能缩短新质战斗力生成周期。

几年前,受上游泄洪影响,河南郑州段黄河水位大幅上涨,几名工作人员在黄河滩区查看险情时,被突涨的河水围困在一个孤岛上。被困人员手机电量耗尽失联,岸上指挥部人员急得团团转。如今,郑州市在沿黄河6个县(市、区)的防汛抢险民兵分队中增编无人机侦察分队,18家高科技企业携装入队,不仅为指挥部装上“千里眼”,更让几年前遭遇的“窘境”一去不返。

宁夏民兵分队“新秀崛起”,郑州民兵装备“插上翅膀”,是国防动员系统依托科技力编出战斗力的缩影。

新质民兵编建力度持续加大,有收获也有困惑。有的思维没转过来,用新质民兵指标编建传统力量,“新瓶装旧酒”;有的行动没“落”下去,没有深研“去哪编、怎么编”,民兵力量含“新”量低;有的潜力底数没掌握准,在高新技术领域编组的基础不够牢固、缺乏依托……

前进的力量,在转型中积蓄;前进的障碍,在升级中跨越。为实现新力量有新突破,各省军区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紧贴辖区使命任务特点,持续开展头脑风暴,努力促进思想理念“腾笼换鸟”,邀请军内外专家学者解读、普及新域新质专业知识,划出“去哪编、怎么编”的重点;协调驻地党委、政府联合出台文件、形成合力,破解编组潜力挖不深、落实缺抓手的难题;将编兵企业纳入政府扶持行列、民兵参训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树起企业编建新质民兵的“硬杠杠”。

思想一变天地宽。随着理念更新升级,新质民兵分队的编建水平水涨船高:重庆、安徽等地统筹应急力量和新质民兵分队建设,实现编、建、训、用一体化;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发挥经济、科技优势,在潜力丰富、科技领先的企业集聚区成建制编组工程机械、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质民兵分队,这些分队带装备带技术带“教练”成批入列……

新思路·新方法

“巧借东风”力争“弯道超车”

矛不磨不利,兵不练不强。训练是战争的预演,越接近实战,打赢就越有底气。

“无人机分队迅速前出侦察……”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方台区某民兵训练基地,多架无人机紧急升空,按照指挥员指令,有序对森林深处、人车不便到达区域进行地形勘测,采集影像和测绘数据。

作为无人机分队的一名“老兵”,一轮飞行考核动作过后,民兵李旭中仍紧张地出了一身汗。“训练和考核难度越来越高了。”李旭中告诉记者,“刚编组时,我们主要进行基础飞行、航空拍摄等课目训练。现在,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在战术背景下如何飞,而且还要随机完成躲避追踪、搜索目标、回传数据等动作。”

编好是基础,训好是关键。无人机、电磁对抗等新质力量分队在遂行任务中发挥作用不明显,新老力量、军地力量行动契合度不高,不少省军区在实践中发现,新质民兵分队编建起来了,但专业与实战对接的突破口没有找到,新力量用“老打法”的情况还存在。

“新质民兵训练要有新思路新方法。”黑龙江省军区领导谈到,新质民兵分队装备科技含量高、操作难度大、遂行支援保障任务多样,对组训提出更高要求,倒逼各级指挥员围绕训什么、如何训、在哪训等问题创新攻关。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人武部与一家无人机实验试飞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使用地方专业场地训练民兵分队,并确定低空桥下侦察、空中迂回作业、快速锁定目标、准确回传数据等6个训练课目,一次性解决装备、教员、训练场地等问题,有效提升民兵分队训练质效。

巧借东风,乘风破浪。依托优质资源,做好“借”的文章,用打仗标准抓训练,以他山之石助发展,新质民兵分队建设时间虽短,但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各省军区纷纷出新招、蹚新路,积极与地方有关单位建立常态联系,聘请地方技术骨干人才,建立新质民兵训练专家人才库;选拔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精湛的退役军人担任“武教头”,壮大新质分队教练员队伍;依托地方编兵单位和支援保障作战对象在装备器材、教学骨干和教材教案等方面优势,“借梯上楼”解决组训教员、组训场地等问题;使用5G、物联网、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构设近似实战的模拟训练场景,展开对抗性模拟训练;与现役部队联训、地方应急专业力量合训,加强军警民联合行动训练,加强全系统、全要素、全流程训练,多方联动,多点发力,促进新质战斗力快速生成。

新战场·新身手

关键时刻收到“奇兵之效”

“雪鸽”振翅,一鸣惊人。

2021年深秋,海拔5500米的廓琼岗日冰川飞雪连天,一场联合演练拉开大幕。

演训中途,指挥信息系统突然中断。受领任务后,西藏军区雪鸽极地通信民兵分队在队长拉巴带领下,很快在茫茫雪域的信号盲区建起通信基站,提供全天候通信传输服务,为各参演队伍提供有力通信保障。

换羽转型,振翅高飞。能不能从演训场走向“实战”,才是真正的检验。近年来,随着新质民兵力量编组、演训的常态化、体系化,涵盖智能侦察、网络通信、直升机救援、特种装备维修等领域的新质民兵力量在国家重大活动安全警戒、全军重大演训任务支援保障及参建参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藏军区领导介绍,西藏自然环境特殊,熟悉地形地貌、社情民情的民兵一直是部队遂行任务的得力帮手。2020年以来,该军区紧跟民兵建设转型步伐,先后编组雪鹰空中巡逻队、雪鸽极地通信队、雪狼极限攀登队、雪狐高山快反队、雪獒高原抗击队、雪蜂无人机侦搜队、雪雕无人机反制队7支新质民兵分队。近年来,这几支新质民兵分队在各类演训和应急任务中大显身手。

“作为国防动员方阵中的科技新秀,新质民兵力量只要运用得好,能收到‘奇兵之效’。”对此,内蒙古军区领导深有同感。

内蒙古有绵延八千里的边境线和近850公里的黄河防洪段,而且边境前沿、黄河两岸地广人稀,采用传统手段组织支援边境侦察、防凌防汛难度大、效率低。内蒙古军区在12个军分区(警备区)19个沿边人武部、19个沿黄人武部分别组建1支民兵无人机专业分队,为每支分队配备无人机、多功能生命探测仪、救生抛投器等装备,在控边守边和防汛抗洪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西部高原,一些区县充分发挥抢险救援新质民兵分队作用,多支队伍在险情观测、森林火情预测、农牧业生产中站排头、打头阵;江南水乡,洪水来袭,新质力量大显身手,无人机巡逻查险,电脑系统监测管涌分布,通信指挥车保障救援;交通要地,任务部队过境,网络攻防支援、工程机械维修等新质民兵分队全时段、全方位保障……

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从人力密集向科技密集、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新域新质民兵力量是新时代民兵队伍加速实现转型的排头兵、先遣队。回应未来战场呼唤、现实课题需要,新域新质民兵力量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