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潘俊佳、倪新明报道:暮春时节,经过10余天紧张施工,一条专用高压线路直通驻江苏镇江某部营区,影响该部指挥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和官兵日常生活的超负荷断电问题彻底解决。这是镇江市军地双方坚持近30年互办实事中的一件。
镇江市双拥办专职副主任季必宏介绍,1993年,针对军地间解决问题、办理事项协调难、落实难的实际,镇江市军地双方通过走访座谈、调查研究,本着“着眼军地所需,奉献自己所能”原则,用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互办实事纳入目标管理形成制度。自此,军地双方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每年互办实事,一直延续至今,成为镇江双拥工作的亮点之一。
“市双拥办每年10月上旬下发征求下年度互办实事意见通知,待各级、各单位、各部队情况反馈后,经过充分论证筛选,把急需、必办的事项纳入办实事方案,报市双拥领导小组组长办公会通过后,在春节军政座谈会上签订互办责任书。而后,由市双拥办协调督导,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镇江军分区政委李迎久告诉笔者,在互办实事中,军地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围绕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和当地民生建设,不断赋予互办实事新的内涵和形式。2019年以来,地方努力实现从实物支持为主向全方位保障转变,围绕服务部队备战打仗,紧贴任务实际,聚焦备战支前;部队则围绕服务民生,实施项目帮扶、支援地方重点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开展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等活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为浓厚军地互办实事氛围,镇江市将每年军地互办实事的内容公布在媒体上,每件实事办结后在媒体予以宣传,每年实事全部办结后在《镇江日报》刊发消息。同时,每3年评选一次“最佳实事”和“办实事热心人”,以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名义联合表彰奖励,形成广泛影响和良性循环。30年来,国防急需、官兵急盼、社会关切的许多重大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该市连续7次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