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湖南省溆浦县三江镇龙泉山村芭蕉寨红军烈士墓前,83岁的张克祥向前来祭奠的中小学生讲述深子湖战斗历史,介绍长眠于此的红军烈士事迹。每个时间、每个细节,张克祥记忆清晰、娓娓道来。五代人接力守墓,红军烈士早已成为张克祥一家的亲人。
溆浦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时期,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在此迂回作战,分兵发动群众,建立地方工农武装。经红军指战员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的宗旨,溆浦人民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仅20多天红军“扩红”近2000人。
张克祥讲述的故事就是红军在溆浦期间发生的。1935年12月初,深子湖战斗打响。一名在战斗中受重伤的红军被送到设立于芭蕉学堂的临时战地医院。由于伤势严重,加之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这名红军几天之后不幸牺牲。张克祥的祖父张贻瑞时任岗东乡农会副会长。红军撤离前,请他帮忙将烈士遗体妥善安葬。
“我小时候听爷爷说,这名牺牲的红军名叫范春生。”张克祥告诉笔者。据红二军团团以上烈士名录记载,范春生是“红二军团6师7团团长,1935年12月3日,在湖南溆浦作战牺牲”。由于时间久远,无法确认长眠于此的是否就是范团长。
张贻瑞在张贻荣、张贻俊两兄弟的协助下,将烈士遗体安葬在自家屋后的山上,对外宣称葬的是远房亲戚。
“爷爷这样做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张克祥告诉笔者。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大屠杀,全县先后被屠杀的红军和红军家属达1700人。红军墓成了张家的秘密,守好红军墓也成了张家世代的责任。“爷爷去世之前特地交代家人,红军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牺牲的,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这座红军墓。”
牢记张贻瑞的嘱托,张克祥的父亲张在义、伯父张在志接过了守墓之责。1989年,接力棒又传到了张克祥手中。和父亲当年一样,张克祥每年清明都会带着儿孙辈来扫墓,平时他也会到墓地看一看,除草培土。张克祥说,“红军的故事,张家人会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
随着年事渐高,张克祥把守护红军墓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侄子张新春、侄孙张英忠。张英忠现任龙泉山村党支部书记,他欣慰地告诉笔者:“这些年,经多方筹资,这座红军烈士墓已被重新修缮,宽阔的石头步道和两旁的翠柏使红军墓更显庄严肃穆,每年前来凭吊烈士的学生和群众络绎不绝。”
青山不老,英雄不死。如今,五代人接力守护的红军烈士墓已成为当地党政机关和驻军部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地点。张克祥老人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他说,“我要把红军的故事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