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永固楼:见证红军长征第一次胜利突破


■肖承槟

修缮后的永固楼现貌。

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镇圩场后山背山巅上,矗立着一座古朴的碉堡——永固楼。它是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时攻克的敌军碉堡,也是迄今为止长征路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碉堡。

蒋介石在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对“剿共”策略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为第五次“围剿”作准备。1933年6月,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召开“剿匪”会议,专门讨论第五次“围剿”的战略战术。此次会议上,蒋介石采纳了碉堡战术,要求多筑据点,勤修碉堡,纵深配置,以求稳固。1933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进一步拟定了堡垒战的战略战术。随即,国民党军在红军活动的区域选择制高点或交通要道,大规模修建碉堡、工事,构建数道严密的封锁线。据统计,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国民党军共在江西境内筑建碉堡2900多座,仅赣南就建有大小碉堡1800多座。

王母渡镇位于赣县南部,因贡江支流桃江贯穿全境,又名桃江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县南部山区的革命斗争几经挫折,东河、西河红色区域并未连成一片,信丰、赣县、安远、于都和会昌五县边界地区仍被白区阻隔。王母渡正处于这一红区与白区的交界处。1933年5月,驻守该地的粤军第1军第2师第6团到达后,紧急强行征役在营前山上建起3座碉堡。其中主堡就是永固楼,另有两座附堡作为辅翼,3座碉堡组成一个碉群,战时碉群之间可以相互支援形成火力网,共同封锁桃江渡口。

永固楼坐西南朝东北,采用三合土、木、砖结构,共3层,东北正面墙上书空心楷书“永固楼”3字。其主体建筑总平面呈抹角长方形,四墙角基础呈尖状正向延伸4.6米,成犄角或作翼墙,通长12米,宽11米,面积132平方米,墙体平均厚度0.5米,外墙面(角)均设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外小内大长方形射击孔,内墙抹角各设门道一扇,墙体顶沿呈凹字形垛墙。

1934年,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同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为阻止红军突围,国民党军在赣州以东,沿桃江向南,经赣县大埠、王母渡,折向东南,再经赣县韩坊、信丰新田等地,构筑了第一道封锁线,由粤军第1军第2师第6团驻守王母渡。整个封锁线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封锁线上共有上百个碉堡,每段碉堡线上都设置了3层防御工事。

根据敌情,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由王母渡、韩坊、金鸡、新田等地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向湘南挺进。1934年10月21日傍晚,随红三军团后侧跟进的红八军团一部到达赣县王母渡,准备西渡桃江,突破敌军第一道封锁线。永固楼就在这道封锁线上,成为红军必须突破的关隘。

当时的永固楼防御严密,碉堡前设置了铁丝网、深沟、暗堡3层防御工事,有的地方甚至还埋了竹签。发现有红军从对岸渡江,隐藏在碉堡和山上战壕里的敌军立即开火,以密集的火力封锁江面。

经过数小时激战,红八军团先遣部队分几路向敌人接近,炸毁了山上敌人作为辅翼的两侧碉堡,消灭了附堡里的守敌。主堡永固楼里的敌人见大势已去,纷纷逃跑。红军攻克并占领了永固楼,为中央红军主力西渡桃江扫清了障碍。10月25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桃江,向赣粤边界开进。

永固楼是国民党军为“围剿”红军所建,后被我军攻克,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的历史见证。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永固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曾充当监视日军飞机的“观察哨”和“防空台”。

几十年过去,如今很难看到像“永固楼”这样保存完好的碉堡,承载艰苦卓绝的长征战斗故事的碉堡更是少之又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在赣南修建的1800多座碉堡,现在所剩无几,仅存的几座碉堡遗址也形同残垣断壁、难以辨认。2005年7月,永固楼被列入赣州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2014年,赣县区组织力量对永固楼部分面临倒塌的墙体进行了修缮。2018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将“永固楼”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矗立在王母渡营前山上的永固楼已得到全面修复,修建了通往山顶的登山游步道,成为市民日常“打卡”的景点。穿越历史云烟的永固楼,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追寻红色记忆的一个清晰坐标,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添了一份宝贵教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