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海防局面的变化和火器技术的革新等,极大促进了兵学理论的发展,古典兵学迎来一段快速发展的高峰期,诞生了众多军事著作。这其中,《武备志》尤为值得关注。明代学者茅元仪编撰此书,意在为统治者寻求安邦之策,研讨御敌良方,却恰好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完成了对古典兵学的阶段性总结。
著述缘起
茅元仪(公元1594年—公元1640年),字止生,号石民。茅元仪的祖父茅坤为明代著名文学家,父亲官至工部郎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之下,茅元仪自幼便博览群书。眼看明朝内忧外患日趋严重,他开始研究兵略。
茅元仪寓居南京期间,东北的建州女真逐渐崛起,多次击败明军。茅元仪以“知兵”之名随大学士孙承宗来到抗金前线,因收复失地有功被举荐为翰林院待诏,不久因受宦官排挤被免职。后茅元仪虽再度受命护卫北京,并升任副总兵,督理觉华岛(今辽宁省兴城市菊花岛)水师,最终还是遭到解职,不久抱憾离世。
虽仕途不顺,但茅元仪著述宏富,著有《武备志》《督师纪略》《石民未出集》《石民四十集》《复辽砭语》等60余种。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者,首推《武备志》。该书共240卷,附图730余幅。在这本著作中,茅元仪对历代军事战略、各种阵法战术、主要传世兵书等,都有较为系统的总结。
阶段总结
《武备志》卷帙浩繁,但总体结构较为明晰,包括《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等篇章,各部分都有相对集中明确的主题。他写作《兵诀评》,意在阐发古代兵学典籍的要义;撰述《战略考》,意在探究历代重要战略思想;撰写《阵练制》,意在考察古今阵法;著作《军资乘》,意在总结物资后勤保障之法;著述《占度载》,意在穷尽阴阳之变。内容丰富,基本概括了古代军事问题的各个方面,因此《武备志》可称中国古代的军事百科全书,为人们提供了一份研习兵法的详细参考资料。
茅元仪的梳理总结,多少受到《汉书·艺文志·兵书略》的影响。《兵诀评》和《战略考》讨论内容多属兵权谋和兵形势,《阵练制》和《军资乘》所论则多为兵技巧,《占度载》大体属于兵阴阳范畴。茅元仪巧妙地变换了一种方式,对古典兵学的研习内容重新进行归类与合并,尝试进行更加合理的梳理总结。
从自序、旁批和点评中,可以看出茅元仪对军事问题有独到的思考和总结。茅元仪强调爱民为本,顺应人心。除了顺应“天时”和力争“地利”之外,他格外强调“人和”,指出顺应民心、爱民之道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茅元仪强调严明治军,希望以此提高军队战斗力。为了应对不时之需,他主张平时就应注意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为做好战争谋划,茅元仪强调情报先行,尤其注意料敌制胜,科学使用间谍。最为重要的是,在战争决策时,要立足“杂于利害”的原则,慎重谋划战争。在谋划战争时,必须周密计算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充分掌握道、天、地、将、法等基本要素。
特点鲜明
相比其他辑录体兵书,《武备志》具备明显的特点。第一是综合性。该书是一部大型辑评体兵书,体系宏大,点评精到。第二是合理性。茅元仪对古典兵学的分类编纂,思路更加明晰,结构相对合理。第三是独创性。《武备志》中有大量的点评文字,均为茅元仪深入研究的心得,对古典兵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第四是系统性。该书不仅完成了包括明代在内的既往兵学经典的系统性总结,而且能够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军事问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茅元仪在自序中指出,因为看到国家承平日久,“朝野之间,莫或知兵”,因此发奋著述,希望能寻找治国安邦和御敌之策,竭力拯救正在逐步迈向衰亡的明政权。虽然这一写作目的最终未能实现,但该书依据史事战例,充分结合时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