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长征时期的电讯情报战


■程宇一 曹明敏

红军浸泡废电池用过的盐水罐。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电讯人员克服恶劣环境,在“看不见的战场”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长征时期的无线电情报工作,帮助红军抢占作战先机、获得战场决策优势,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为红军取得长征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突破重围显神通

长征前夕,红军无线电已能达到敌发我收、敌通我通的水平。长征开始后,中革军委二局遇到了不间断对敌侦察和紧跟总部首长不掉队的矛盾,局长曾希圣将侦收人员和装备器材分成2个组,轮流值班,保持24小时不间断侦收敌军无线电通信,接力破译敌军电报,创造性解决了这个问题。

红军每到一处宿营地,便立即选择山坡高地架起天线,捕捉无线电信号,通过电台发射信号强弱判定其方位和距离,根据电台呼号联络关系判知敌战斗序列、兵力组成,以来往电报数量察觉敌军动向。

1935年1月,军委二局进驻遵义市土城镇后,立即开始布控,尾追川军郭勋祺旅电台,破译电报后得知川军正调集大量兵马包围土城。红军果断改变作战和行军计划,放弃歼敌,兵分三路由土城、元厚场向西渡过赤水,尔后在滇东北扎西一带集结。扎西会议期间,军委二局发现蒋介石嫡系和军阀部队仍不断变换通信密码,在4天内连续破译6本国民党新编密码。毛泽东意识到,中央红军已被川军和滇军形成南北夹击包抄之势。此时国民党黔军将领王家烈回老家探亲,贵州相对空虚。毛泽东决定留下1部电台执行佯动任务,吸引追敌,而红军主力出敌不意,回师东进,从敌人的空隙穿插出来,于2月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河,重入贵州。红军挥师黔北,一招回马枪击溃王家烈8个团、蒋介石嫡系2个师,再次占领遵义。

3月,红军在苟坝召开临时会议,讨论打鼓新场战斗计划,但二局经过持续监听国民党军电台,发现敌近几天都在不断重复苟坝以西“打鼓新场”这个地名,分析蒋介石已判断出红军作战方向。红军立即转兵西进,打乱敌人部署。3月16日,红军破译国民党军新近更换的3本密码,侦测到敌重庆行营频频发电,急调重兵集结川黔交界,企图聚歼中央红军。红军总部命令红一军团一个团佯装主力挺进古蔺县城,造成红军北渡长江假象,主力则出敌不备三渡赤水,跳出敌人包围圈。蒋介石急令大军加速西移“围剿”红军,南边设防的国民党中央军露出缺口。20日,毛泽东通过军委三局无线电分队发出《关于我军四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电报,红一方面军主力迅速向东回师,于21日晚和22日四渡赤水,摆脱敌军围追堵截。

红军“四渡赤水”期间,中革军委三局和各军团无线电分队通过快速收发电报上令下达、下情上报,仅总部与各军团之间就收发电报300余份。这些电报往来有力保障了中革军委高效指挥3万多红军机动作战,跳出国民党40万大军的包围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巧设妙计破敌军

早在中央下定决心长征时,中央领导特意嘱咐,一定要带上军委二局。毛泽东后来曾说,“和蒋介石打仗,我们是玻璃杯押宝,看得准,赢得了。这个玻璃杯是破译敌人密码工作。”军委二局为党中央制定正确军事部署、指挥红军作战提供了许多军事情报。时任军委二局报务员的邹毕兆回忆道,“我们制造的大玻璃杯,把蒋介石这位委员长也扣在里面,蒋介石变成了我们日日夜夜监控着的杯中人主角。”

1935年3月27日,红9军团白天修工事、挖战壕,夜晚向东北移动,佯装主力发报,频繁联络,掩护主力向南突破敌人鸭溪、枫香之间封锁线。30日,红军于安底镇附近秘密南渡乌江,与此同时,二局侦悉周浑元、吴奇伟率领6个师向泮水、新场方向前进,距红军仅有1天路程,而红军全部渡江至少需要3天。曾希圣建议伪造蒋介石电令给周、吴发报,将两部主力调开,争取渡江时间。他拿着数份之前破译的电报,反复揣摩蒋介石电令语气和行文风格,拟制一份假冒电令,命令这2支部队分两边走,曹祥仁重新编码,手按电键,将假电报发给周浑元、吴奇伟,果然敌军没有丝毫察觉,率部由南下直追改向偏西侧追,红军彻底粉碎敌人围歼我于川、黔、滇边境的作战计划。

4月,金沙江畔兵力空虚,红军借机渡江,蒋介石命令第13师万耀煌率部尾随其后,仅有1天路程,形势危急。在千钧一发之际,曹祥仁破译了万耀煌给蒋介石的密电。万耀煌谎报军情说没有发现红军行迹,为保存实力还借故和红军拉开了6天时间,从而使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

披荆斩棘排万难

长征期间,一部电台就是一个指挥中枢,无线电队伍常常经受异常艰难的考验。遵义会议期间,敌人派飞机俯冲轰炸,炸弹在离党中央开会地点只有100多米处爆炸,这里正是无线电队值班发报的地方。报务员一面用身体护住电台,一面继续拍发电报,最终完成发报任务。军委三局无线电分队向各军团发出的作战部署电报,指挥红一方面军连续击败黔军王家烈、侯之担堵截部队并迅速突破乌江,避免了重大损失。

红军在向陕北进军途中,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电讯人员白天跟部队活动,夜晚坚持值班。他们背着无线电台行军,轮流用扁担挑发报机和天线。山上没有房屋和天线杆,电讯人员便用扁担架起天线,匍匐在雪地里工作,及时沟通联络。过草地时经常下雨,大家宁愿自己淋湿,也要保护无线电台不沾到雨水。后来部队断了粮,一到宿营地,通信值班人员仍不顾疲劳饥饿,立即架台工作。面对敌人飞机扫射,大家将天线降低,把机器放在堑壕里隐蔽工作,多次撤收转移。为了保密,还要对缴获机器重新组装,避免被敌人发觉。由于物资紧张,没有纸抄报,大家在行军和宿营时仔细寻找替代品,甚至连草纸也拿来写字。大家还用木柴棒燃成炭棒代替铅笔,在有流水的地方利用水流落差带动发电机发电以节省汽油,把猪油和汽油混合起来代用机油,融化锡制品作为焊锡,用牛油煮过的木板做隔电板等,想方设法保证无线电通信畅通无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