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微风扑面、阳光和煦,雷锋班现任班长牟振华像往常一样整理着近几天收到的信件。
这些信来自哪里?为什么寄给雷锋班?带着疑问,笔者跟随牟振华走进雷锋班的展室。一进展室,笔者就被几个三层的玻璃展柜所吸引。展柜下面两层整齐码放着一摞摞信封,最上层陈列着几张铺开的信件,信纸已微微泛黄。
“雷锋这个名字对我的影响很大,使我渐渐懂得了什么是善与恶,丑与美。”
“请您记住,在您身边,亿万人民会永远支持着解放军战士,永远敬爱着你,雷锋同志一样无私的战士们!”
……
纸短情长,历久弥新。凝视着饱蘸深情的字句,牟振华向笔者讲述起信件背后的故事。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距今已过去60年。期间,人们对雷锋和雷锋班的关注从未停止,每年都会有人写信给雷锋班。很多人不知道通信地址,只能在信封上写下“雷锋班收”。幸运的是,这些信件几经辗转最终都送到了雷锋班,如今已有47万余封。
其中,有求助的信件,有用盲文写成的信件,也有漂洋过海的国际信件。这些信件篇幅不一,既有用16开纸写了100多页、分装在6个信封里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思考,也有仅写下“听了解放军叔叔的报告,我决心做雷锋叔叔那样的人”寥寥数语的个人感悟。
几十万余封来信,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声,凝聚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2002年冬天,雷锋班收到一封信。写信的小女孩叫孙海燕。一场意外车祸夺去了小海燕父母的生命,正读小学四年级的小海燕被迫辍学。战士们决定资助小海燕完成学业。之后的10多年里,雷锋班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对小海燕的资助从未断线。
雷锋精神不仅传遍神州大地,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所认同。2011年11月,一封写有“中国·沈阳军区雷锋生前部队收”的信件,从英国漂洋过海寄到雷锋班。时年79岁的李艺·布鲁诺女士在信中写道:“最近我在伦敦图书馆读了一本有关160位中国名人故事的书,这坚定了我给雷锋部队写信的想法。”雷锋班战士读完信件后,特意为李艺·布鲁诺女士邮寄了雷锋事迹报告光盘以及相关书籍。收到资料,李艺·布鲁诺女士十分激动,她表示,希望与雷锋班官兵建立联系,共同把雷锋精神向世界广泛传播。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习惯用网络沟通联络,但向雷锋班邮寄的手写信件,从未因此而消失。
“雷锋班长,我来自您的家乡,从小听着您的故事长大。今年我如愿入伍,您的精神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我决心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抒写担当……”今年3月,雷锋班收到了许多即将奔赴军营的准新兵来信,对于这一特殊群体,雷锋班战士以全班名义回信,鼓励他们刻苦训练、敢于担当、践行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
“47万余封来信,承载着宝贵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和传播价值。”长期关注这些来信的沈阳工业大学副教授英明告诉笔者,这些信函进一步证明了雷锋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劲生命力。目前针对这些来信的研究项目已经启动。他们将对所有信件逐封进行数字化处理、电子化保存,并以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整理研究。其成果必将对新时代弘扬、传承雷锋精神发挥重要作用,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