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切莫只算“经济账”


■邵成山 蔡永连

这几年,为把优质兵员选送到军营,各地征兵宣传不断创新,优待政策陆续推出。尤其是“一年两征两退”改革落地后,多地优抚金、奖励金上涨,“带薪入伍”也屡见不鲜。诚然,一定的经济优待有助于提高“征优率”,但如果造成应征青年算“经济账”多于“政治账”,带来的不良后果不容小觑。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实现“世界一流”目标,必须要有一流的人才作支撑。“兵之贵选,尚矣。”古人就提出,选兵以精神为主,如果没有胆气,没有精神,则均不可取。克劳塞维茨说:“历史最能证明精神因素的价值和它们惊人的作用。”千百年来的战争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没有战斗意志的军队,武器装备再先进恐怕也难发挥作用。战争年代,我军吃的是“炒面白雪”,背的是“步枪大刀”,但打败了武器装备先进的强敌。信息时代战争形态在变,构成军事人才素质的要素在变,但舍身卫国的价值追求永远不可少。

《孙子兵法》中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意思是巧的东西长久不了,告诫后人做任何事首先要重视基础的积累,功夫下在平时。征兵工作也概莫能外。据载,从1937年到1940年,陕甘宁边区共动员青壮年3万余人参军。对八路军当时征兵工作的有关研究发现,八路军首先向老百姓宣传爱国、抗日的道理,从中挑选勇敢者,然后让他们在战场外围体验战争氛围,之后参与抬伤员等工作,强调组织性、纪律性,最后再让他们摸枪、打仗,从而真正成为政治和军事素质强、有荣誉感的战士。

实践告诉我们,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欲速则不达。仅仅因为经济优待政策吸引进入军营,“优待后遗症”也会逐步显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优待政策有所差别,不必要的攀比容易让一些新兵产生不平衡心理,淡忘“服兵役是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因此,征兵工作应做好长远规划,在想方设法厚植家国情怀、唤醒忧患意识的同时,把“依法服兵役”挺在前面,用“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使命感召,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军旅,激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报效国家的人生篇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