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陈继亮、肖辉武报道:开通战地网络、入住新型阳光板房、收到考学资料……临近春节,新疆军区某火力团官兵喜事连连。该团扎实开展服务基层官兵的“暖心工程”,使一项项带有温度的措施落实落地。
该团驻训地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依托条件差。初到高原,不少官兵感到有些不适应。对此,该团通过开展双向对话、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收集官兵意见建议200余条,针对矛盾困难,及时围绕改善基层生活条件、解决基层生活保障等20余项难题启动“暖心工程”。
短短数月,一项项暖心举措的落地,不仅让官兵训练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也让官兵充分感受到组织关怀。
“帐篷变板房,煤炉变电暖,即使在雪域高原,也像春天一样温暖。”中士陈磊不禁感慨,以前住帐篷四处漏风,燃煤取暖不仅效能低还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隐患,现在住进阳光板房,用上了电暖,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上等兵戴崇宇一直在备考军校,然而由于驻地条件所限,缺少复习资料,这成为戴崇宇头疼的一件事。面临同样问题的战士不只戴崇宇一人。该团党委了解情况后,立即派政治工作处工作人员从山下购买了相关考学复习资料,下发至每名备考人员。
“我在这儿挺好的,你们放心。”周六晚上,上士魏晋东拨通家人的视频电话,看到许久未见的父母,十分开心。结束视频通话,魏晋东笑着告诉笔者,现在战士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战士有困难,组织有响应,只要组织在,暖心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