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国涛、刘义报道:备用发电机已配发到位,工作人员完成了安装调试,军医王林第一时间进驻哨所……岁末,随着一件件挠头事变成暖心事,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岗拉哨所排长洛格的眉头舒展开来。这是山南军分区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既雪中送炭又未雨绸缪的一个镜头。
该军分区所属部队点多线长面广,有的连队大雪封山长达半年,驻地环境十分艰苦。一直以来,军分区党委机关把基层官兵的冷暖安危系心间,坚持急事第一时间办、难事想方设法办,为所有边防连队安装新型取暖系统,给不通公路的哨所架设索道,完善生活娱乐设施。11月底,该军分区领导带队,深入雪山哨卡,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拉单列表解决官兵工作生活难题。
位于海拔4820米的岗拉哨所,是该军分区所属海拔最高的哨点。军分区司令员刘建勋带领相关科室人员为守哨官兵送来御寒物资。现场走访调研时,刘建勋了解到哨所只有一台发电机,当即联系后勤保障部门增购一台。“倾力服务基层,既要解决当下的现实困难,也要打好提前量以备不时之需。”刘建勋说。
在某哨所,机关服务小分队赶在大雪封山前检修通往哨所的输电线、光缆,还将哨楼里的洗衣机、电冰箱等电器逐一“体检”。哨长邓东城不禁赞道:“上级为我们考虑得真周到。”
笔者了解到,在冬囤主副食的基础上,该军分区为所有偏远哨点配备了军医,保障大雪封山期间官兵的看病就医。他们还给每个连队配发了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助力抢修保通。此外,他们提前安排明年年初休假的守哨官兵轮换下山,确保官兵休假不受天候影响。
一周时间,机关服务小分队行程达2000多公里,足迹遍布军分区所有点位,解决矛盾困难50余个。最新的“机关服务基层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官兵满意度达98.3%。
本报讯 梁超、李小龙报道:高低床及配套床上用品、折叠桌椅、电磁炉等一应俱全。近日,刚刚完成帕米尔高原某执勤点位巡逻任务的护边员其拉克·买买提热依木,下山途中走进新投入使用的“惠民驿站”,推开房门的瞬间,一股暖流扑面而来。他没想到,在这冰封雪裹的高原巡逻路,还能吃上一碗热乎饭。
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距离城市较远,到了冬天更是大雪纷飞,气候条件恶劣。以往,官兵、护边员到边防一线执勤时,经常遇到恶劣天气无处避险、突发病情无处医治的情况。
“官兵和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前不久,新疆喀什军分区某边防团经报上级批准,在距离边境线十几公里处,依托塔吐鲁沟边防连老营区建起“惠民驿站”。该边防团领导告诉笔者,塔吐鲁沟边防连老营区是巡逻官兵的必经之地,也是周边牧民的放牧区。他们投入资金将老营区修缮一新,添置了光伏板及太阳能蓄电池、医药柜及常用药品、高低床及配套床上用品、折叠桌椅等,过往官兵、护边员和牧民有了一处暖心的歇脚点。
这天,其拉克·买买提热依木奉命前往海拔3400多米的某点位执勤巡逻。傍晚时分,气温骤降,风雪漫天。正准备下山回家的其拉克·买买提热依木一筹莫展,原来他的摩托车因天气寒冷怎么也启动不了。他突然想到距离点位不远处有刚修建的“惠民驿站”,便按图索骥找上门。“真没想到,这里睡袋、被褥、电磁炉应有尽有,连摩托车的充电器都配上了!”其拉克·买买提热依木惊喜地说道。
该边防团政委沈新明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定期对“惠民驿站”进行巡查检修和常态维护,及时补充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确保官兵、护边员和牧民能够随时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