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围绕战略稳定、外交事务和地区热点等话题展开“激烈交锋”。外媒称,会晤情况是美俄两国年内关系的“缩影”,在进行有限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对抗和博弈始终占据主基调。
针锋相对斗争加码
2021年,美俄在地缘战略、政治外交、经济能源和军备建设领域展开激烈博弈。
拜登上任后,将应对“大国竞争”作为优先事务,明确俄为“威胁盟友安全”的战略对手和“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的破坏者。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指出,以美为首的北约部署全球反导系统、秘密发展战术核武器,挤压俄战略生存空间。两国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形成难以弥合的战略分歧。
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和白俄罗斯成为美俄地缘政治碰撞前沿。美高调为乌提供军事援助,支持并推动北约承认乌克兰“申请国”身份,并频繁纠集盟友赴黑海“自由航行”,派遣“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和B-52H战略轰炸机临近克里米亚半岛飞行。自2020年8月以来,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以白俄罗斯总统大选舞弊为由,对白俄罗斯发起联合制裁,以挑动意识形态对抗、煽动“颜色革命”等方式制造白俄罗斯局势动荡。
俄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为其“战略缓冲区”和核心利益,在克里米亚归属权、刻赤海峡通航管理权及顿巴斯问题上,俄通过签署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举行联合战略战役演习等举措,助力白俄罗斯稳控局势。
俄媒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东部问题是美俄在地缘政治领域激烈博弈的直接体现,双方对于战略利益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高强度对抗态势迫使两国关系在低位徘徊。
外交方面,美俄斗争不断升级加码。4月,美以涉嫌干涉选举和网络袭击为由驱逐10名俄外交官。俄对等宣布驱逐10名美驻俄外交人员,并建议美国驻俄大使约翰·沙利文回国。8月,“外交风波”升级,普京下令禁止美驻俄使馆雇用俄或第三国工作人员,迫使美驻俄使馆解雇200余名员工。作为回应,美要求24名俄外交人员限期离境,并联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等国,对俄发起外交官“驱逐潮”。
经济方面,美持续对俄展开多轮制裁。美先后以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尔内中毒事件、俄情报部门发展网络攻击项目等为由,对俄实施制裁。俄以“北溪-2”能源项目为突破口,通过拉紧与欧洲国家关系,在经济领域寻求突破。美不断通过政治手段干预该项目并向俄施压。外媒认为,未来双方围绕该项目的制裁与反制裁还将持续升级。
“有限合作”控制局面
尽管美俄在地缘政治、外交、能源等领域相互掣肘,军事对抗态势加剧冲突风险,但两国高层深知彼此关系对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性。双方通过元首会晤、高层战略对话、网络安全磋商等渠道,保持沟通合作,以此扩大自身在博弈中的竞争优势。
拜登上任伊始,美俄双方推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期工作,并以此作为重建军控条约体系的关键基础。美媒援引美国防部官员的话称,续约表达了两国的合作意向,未来几年,美俄将加快进行军控谈判,以确保新条约尽早“出炉”,为两国保持战略对话提供机会。
6月,普京与拜登在日内瓦举行会晤。双方讨论了战略稳定、贸易关系、地区安全和网络安全等问题。普京表示谈得“不错、有建设性”,拜登也认为会晤总体上“积极、正面”。
7月,美俄两国在气候、网络安全、反恐等领域进一步积极接触。美总统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克里访问俄罗斯,两国就“森林对气候变化的作用”“通过核电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达成共识。美俄举行网络安全问题专家会谈,双方就“勒索软件攻击”“信息安全与网络恐怖主义”等内容展开磋商。俄方表示,准备与美共同打击网络信息空间领域的犯罪活动,“俄美应保持长期、专业和非政治化合作”。美方表示,在网络空间领域开展安全合作,符合两国利益。
在近期举行的美俄首脑视频会晤中,普京表示,俄有兴趣与美及其盟友进行公平合理的建设性交往互动。拜登也表达双边关系“止损”意愿。
美媒称,在利益“交集”区的积极互动,为美俄关系缓和打下一定基础。基于维护自身利益需要,美俄双方或在斗争中达成一定妥协,出于战略利益考量实现一定程度的深入合作。
斗而不破保持平衡
西方媒体对未来一段时期美俄关系走向分析称,总体呈“长期对抗态势,但保持斗而不破、动态平衡状态”。
报道称,美势必继续联合西方盟友炒作“俄罗斯威胁论”,以不尊重人权、破坏国际秩序等理由,采取政治外交孤立、经济技术制裁、军事领域威慑等措施,对俄进行“围剿”。
俄或将通过推动“东向战略”对冲美“印太战略”影响、发展“非对称”武器制衡美军事施压、在热点地区扶植“代理人”等策略,牵制美战略挤压,维护自身权益。
报道认为,未来1至3年,美俄围绕北极控制权、网络空间安全和空天军备竞赛等问题的冲突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剧。美俄两国关系与国家安全、国际地缘局势紧密相连,且两国军事战略建立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核遏制”基础上,促使双方在激烈博弈中保持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