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挑灯夜战,随时准备上一线

——广西人防部门开展通信保障夜间训练侧记


■丁佐荣 陈 喜 本报特约记者 覃源漫

发报声从夜幕中传来,卫星图像在微光中传递……11月25日22时许,广西灌阳县某训练场,随着夜间训练的展开,一支头戴CCAD(中国人民防空英文缩写)帽徽的队伍进入战时角色。

11月下旬,广西人防北片区开展雨雪冰冻灾害通信保障协同演练,夜训是其中的一出“重头戏”。没想到白天用得十分顺手的通信装备,到了晚上就不太听使唤了:声音传输出现延迟,画面一度卡顿……

“假如今晚真的发生自然灾害怎么办?”强烈的责任感让一些参训人员眉头紧锁,急思破解之策。

“平时自我加压才能在关键时刻不辱使命。”广西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傅义贵介绍,2016年1月,桂林市资源县出现雪灾,人防通信保障分队熟练运用无人机等设备,及时将灾区现场画面传输至自治区应急指挥中心,为抢险救灾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撑。

此后,广西人防部门以应急支援任务为牵引,有计划地添置通信装备器材,并将全区划分为东、南、北、中4个片区,适时组织开展针对性训练,努力提高人装结合水平。为提高全时域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这次演练专门设置了夜训课目。

傅义贵告诉记者,遂行应急任务不能选择时间,战时敌机夜间空袭的可能性很大,开展夜训是人防部门做好应战应急准备的必然要求。

“由于湿度、温度变化等原因,一些通信装备会在夜晚闹点‘小脾气’。”桂林市人防办主任蒋永刚举例说,即便在同一地点,短波电台昼夜接收频率亦有不同,需要操作人员认真摸索、找出规律。这次演练,北片区几支参演队伍联合上阵、聚力攻关,让手中的通信装备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越来越“听话”。

当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夜训中,几支参演队伍难以踩到一个点上。北片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支部议训、管训功能,很快明确协同关系、规范训练程序,做到了步调一致、合拍合力。

“通信联络用的是军语,集合站队用的是军人队列动作,连作息安排都参照连队一日生活制度。”许多参训人员表示,通过这次演练,自己身上增加了不少兵味。

“只有注重培养令行禁止的军人作风,才能提高复杂条件下遂行任务的能力。”广西人防边海防办一级调研员吴加川介绍,下一步,他们将以夜训为新的抓手,锤炼连续作战的保障能力,确保一旦需要,能够随时闻令而动、开赴一线。

图①:广西人防北片区一名通信保障人员迅速拿起接地钉、接线盘等设备,准备开设夜间指挥所。

图②:广西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人员调试通信装备,为开展夜间训练做准备。

图③:广西人防北片区两名通信保障人员参加短波电台夜间组网训练。

图④:夜间训练结束后,参训人员复盘总结。

傅义贵、胡鹏飞、雷庆寿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