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少有人骑马,而周剑成就是一个在江南骑白马的人。他那匹名叫飘飘的白马放牧在浦阳江边他的老家。周剑成是一个在群众文化园地耕耘的人,所以有朋友称他是浦阳江畔“乌兰牧骑”。
说他是“乌兰牧骑”,不只因为他有一匹马,更因为他在日常的群文工作中,和远在内蒙古的“乌兰牧骑”有着心灵上的连通。“乌兰牧骑”是我国群众文化战线的先进代表,蒙语的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取其“红”和“新”,在草原上为农牧民服务的这些文化工作队,就成了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代名词。而“红”和“新”就如烙印般同样留在周剑成的文艺生涯里。
从部队退役归来后,周剑成在诸暨文化馆工作。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部队的生活给了他红色的印记、红色的思维,他画国画、画漫画、练书法,都在“红”字上下功夫,作品传递着乐观向上的正能量。2020年,他创作了《越是艰险越向前》《撑过去》《人间正道》《鼓角相闻》等作品,向抗疫一线的人们致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开年周剑成就开始谋划相关文化活动。5月初,他组建“老兵红色宣讲队”,在家乡浦阳江畔举办百名琴童合奏《唱支山歌给党听》,并邀请立过战功的老兵和退役大学生士兵等做宣讲员,进学校、上企业、下村子为群众讲红色故事与党史。
《追梦》是周剑成花大力气为建党一百周年创作的红色献礼作品。这是一部运用国画、动漫、实景、音乐等表现手法,声画并茂的“红”动画。作品以革命先驱俞秀松烈士事迹为脉络,以诸暨在党的领导下的历史变迁为纬线,从先辈烈士的“追梦”到当代诸暨人的“圆梦”,用美术、音乐和时空对话,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新颖的融通性。
“乌兰牧骑”以“蓝天为幕布,草地当舞台”,有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诚心,有多才多艺的创作表演热情。周剑成在群文创作表演上也传承了“乌兰牧骑”的好传统,不是一味钻进象牙塔谋求“精”与“尖”,而是在乡土园地里耕作“杂”与“博”。
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直以画笔为创作工具的周剑成,创作了一部抗日题材舞台情景剧《小麻雕》。他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自己写主题歌词、自制道具,将那段发生在家乡的惨痛历史记忆再现舞台,参加演出的都是村子里的父老乡亲。
这是周剑成一次“乌兰牧骑”式的蜕变。那个骑在白马上的画家在不经意间,与江水沿的土地那么贴近,与农民的思绪那样同步,晒场就是舞台,田野就是布景。周剑成就是农家田埂上奔跑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不久前,由安华镇武装部、诸暨市军干所主办的《军魂颂》演出活动在安华镇新一村进行。其中有抗美援朝老兵的追述,有现役战士的内务整理训练,还有周剑成创作的歌舞节目《小麻雕飞过江水沿》《枫桥有翰墨》《八一军旗心中飘》等。军歌嘹亮、军旗飘扬,让参加活动的老兵们仿佛重回军营。
扎根沃土,讴歌时代,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用多元的方法创作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奋进的战鼓正在擂响,周剑成也有了新的冲锋方向——他正着手策划向党的二十大献礼节目,将用乡土的、新颖的综合手法再现群众文化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