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从部队转业返乡的士官,这个时间段通常在做什么?多数的回答是等待选岗。而安徽省宣城市转业士官徐留保已上岗工作2个多月了,并且还是事业编。
11月10日一大早,徐留保大步流星赶往包保小区。今天,他要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巡查路面整治情况。徐留保告诉记者,8月20日,宣城市组织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选岗,他结合排名顺序和自己特点选择了市统计局。报到第二天,他就来到社区协助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工代培。
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通常是12月份选岗,他怎么这么早上岗?徐留保说,该市明确要求8月份之前必须完成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老部队同批离队人员中,他是选岗最早的一个。并且,宣城市退役士兵安置岗位全部为事业编。
对于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部队工资结算至7月底。8月选岗,意味着退役士兵从部队到地方实现“无缝衔接”。宣城市相当于让退役士兵“待安置期归零”。
“如果等到12月份安置,在5个月待安置期里,退役士兵只能按照当地最低生活水平领取生活补助费,并且社保接续会‘挂空挡’,尽管安置后社保会由单位补交,但中间过程会给他们看病就医、接续养老保险等带来不便。”宣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安置科科长谢玉飞告诉记者,“待安置期归零”能够让退役士兵尽快安下心来,尽早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2019年,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人社局、编办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以8月份安排退役士兵上岗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3个月内完成方案拟制、岗位落实、公开选岗等所有工作。“经过两年多实践,各方关系逐渐捋顺,工作模式日益成熟,不少县(市、区)还推出一站式服务,让安置更加高效。”谢玉飞说。
徐留保所言“安置岗位为事业编”,记者在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得到印证。2011年《退役士兵安置条例》颁布后施行,该市将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入编安置到事业单位。10年来,该市已经安置退役士兵600余人。
近年来,宣城市不断根据形势发展改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如今,入编安置事业单位的政策不仅适用于本地入伍的退役士兵,也适用于符合易地安置政策的退役士兵,为基层执法、应急救援、乡镇管理等岗位补入了大量人才。
“这样安置压力很大吧?”面对记者的提问,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坦言,压力自然有,但办法总比困难多。2016至2020年期间,该市退役士兵安置人数增加40%以上,党委政府客服机构改革分流和全市事业编制紧张的重重压力,仍然做到了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100%入编安置事业单位。
难题是如何破解的?宣城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录献周介绍,该市将退役士兵安置纳入全市事业单位年度用人计划统一调配,按照安置人数占年度新增人员近1/7的比例提供编制,市直事业单位与各县市区按照1︰9比例分担安置压力,且保证提供编制岗位数超过安置数10%,让退役士兵不仅有岗可选,还有一定选择空间。
芮财根是宣城市第一批入编安置事业单位的转业士官。他说,在他之前,只有不到一半的转业士官通过考试入编。
宣城曾是新四军东进抗日指挥中心和主要根据地,也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的核心地区,叶挺带领新四军在这里驻扎时,深受百姓爱戴,“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拥军佳话流传至今。多年来,一代代军地领导坚持弘扬优良传统,把退役军人安置视为政治要求,列入市委市政府议事日程,全市统一领导、统一部署。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夏元利告诉记者,政府机构改革后,该市整合原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小组,成立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退役军人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安置工作纳入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双拥考核,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安置任务的一票否决。